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毒香袋趋安吉

  □刘卫平

  藏品:黄地盘金绣五毒纹香袋。

  年代:清代。

  质地:绸缎。

  规格:高9厘米。

  特点:黄色,袋身绘葫芦五毒图,正中金银线绣“大吉”葫芦纹,其四周盘金银绣由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组成五毒纹饰。

  渊源:香袋又称荷包、香囊,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一般用来盛香料作饰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香袋被赋予了诸多超现实的意义,具有了趋吉避凶、辟秽悦神的功效。在我国许多地区,都有端午节佩香袋用以辟秽恶之气的习俗。

  端午节佩香袋叫做“压午”。传说,每年五月五日午时,是魔鬼的时辰,所有妖魔鬼怪都要出来活动。古人很难避过这个时辰,如果能避过就能平安,不然就会被鬼怪害死。这一天午时,人们身上佩带各种各样的金属和香气之类的物品来避邪,结果大家平安无事,这种说法,俗称“压午”。从此,人们每年在这一天佩带金属、香气之类的东西,时间久了,就渐渐发展为今天的香袋。

  端午节佩香袋的习俗不仅流行于民间,也存在于皇宫内院之中。乾隆帝对端午节的这一习俗非常重视,据乾隆朝《穿戴档》记载,乾隆皇帝规定“每年五月初一日起挂五毒荷包”。

  葫芦在民间素有福禄安康,趋吉辟邪的寓意,在此起到了镇压五毒的作用。

  点评:从香袋用料之奢华,绣工之华美,技艺之高超来看,应为清宫御用端午用品。

  藏所:私人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论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收藏
五毒香袋趋安吉
驱邪降福戴花钱
跃浪争先鸟退飞
百子竞渡赛龙舟
斩毒辟疫端阳景
艾叶盛露招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