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驱邪降福戴花钱

  □胡萍

  藏品:驱邪降福五毒花钱。

  年代:清代。

  质地:铜质。

  规格:直径48厘米,厚3毫米。

  特点:呈圆形,中间的孔也为圆形。铜钱正面的圆孔上方,有楷书“驱邪降福”四字,笔力遒劲,浑厚端庄;圆孔的上、下、右方,分别有一只蜘蛛、一只蟾蜍和手持笏板的钟馗。铜钱的背面,圆孔四周,分别有蛇、蜘蛛、壁虎和蟾蜍等毒物,一只威猛强壮的大老虎正目露凶光,张着血盆大口威风凛凛地扑向它们,似乎要将它们一口吞尽。

  渊源:俗话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时处于仲夏之月,气温升高,雨水增多,蚊虫肆虐,瘟疫极易流行。唐代白居易诗有“每因毒暑悲亲故,多在炎方瘴海中”,说的就是暑气之害。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在众多端午辟邪习俗中,佩戴五毒花钱为常见形式之一。将“五毒”图案铸于钱币,佩戴或悬挂在身上,利用其相反相成、以毒攻毒的特点,压而胜之。有“戴个花钱,不怕五害”之说。

  花钱也叫厌胜钱、压胜钱。它起源于西汉,盛行于明清。最早的花钱并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而是一种佩戴在小孩子身上作为讨吉利或避邪物的装饰品。它的本义主要是压邪攘灾和喜庆祈福两大类。

  点评:颜色黄亮,铜质细密,包浆熟旧,品相完美。

  藏所:私人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论道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国际新闻·广告
   第07版:观察·鄂尔多斯
   第08版:生态环保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12版:收藏
五毒香袋趋安吉
驱邪降福戴花钱
跃浪争先鸟退飞
百子竞渡赛龙舟
斩毒辟疫端阳景
艾叶盛露招百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