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董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强调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民族地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

  凡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关键要看能否将讲话精神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并指导实践。作为科研工作者,就要把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教学科研工作中,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刻理解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战略性、系统性、安全性思维,既看到存在的问题,又思考解决的途径,既看到自治区实际,又看到全中国全世界。深入分析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中存在的实践问题,让问题成为自身科学工作创新发展的起点和动力源,将工作重点集中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方法上来。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这就要求我们,要以科学研究成果客观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揭示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要聚焦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主动帮助各民族群众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也为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供实践经验。

  “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这就要求我们,统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共同富裕,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找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切入点和发力点。要深入分析内蒙古资源禀赋、发展条件和比较优势等实际,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充分应用,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与相关产业尤其是农牧业、旅游业、教育产业深度融合,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不断积累互嵌式田园综合体、各类产业园区的创建经验,借助园区品牌效益吸引各类生产要素向旗县、村镇流动聚集,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丰富农村牧区经济业态,促进乡村产业多模式融合、多类型示范,培育乡村就业增长极,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各族群众就业增收,共享现代化红利,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

  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要推进学术研究、教学工作和社会实践相互融合促进。在不断完善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的同时,更要从教学、科研、实践中挖掘新素材、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瞄准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群体,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提出更加精准有效的举措。坚持求真务实,理论联系实际,强化问题意识,积极建言献策,推动教学培训、科学研究与决策咨询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在决策咨询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际新闻
   第05版:论道
   第06版:首府观察
   第08版:观察·锡林郭勒
【编者按】
抓住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应有贡献
在民族工作中正确把握四个关系
用讲话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