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收藏着一盏造型别致的老油灯。油灯高12厘米,灯碗直径5厘米,表面上了一层细腻的黑釉,底部因长时间被灯油浸润非常光亮。油灯的碗壁上雕刻着一只活灵活现的小老鼠,伸长脖子,仿佛正贪婪地偷吃灯碗里的油,让人看了忍俊不禁。
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就有了简单的油灯,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最初的油灯是青铜器物,魏晋南北朝时期,造价低廉的陶瓷灯开始流行。
元朝诗人谢宗可《书灯》里的名句“万古分明看简册,一生照耀付文章”,赞扬了油灯的杰出贡献和高尚品格,它自诞生以来就陪伴一代又一代读书人度过“三更灯火五更鸡”的辛勤求学岁月。时代变迁,电灯出现后,油灯退出历史舞台。
我收藏的这盏油灯是奶奶的陪嫁品,上世纪30年代民窑烧制。我自小跟着奶奶在一个小山村里长大,那时没有电,天一擦黑,奶奶就点亮油灯,一边做针线活,一边给我讲故事。我最喜欢听奶奶哼唱的儿歌:“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叫奶奶,抱猫来,叽里咕噜滚下来……”每次听到这儿,我就会紧盯着油灯上的老鼠,对奶奶说:“奶奶,小老鼠又要偷吃油了。” 奶奶总是笑着对我说:“别怕,我这就去抱小花猫,抓这偷油吃的坏东西。”奶奶还会模仿老鼠吱吱乱叫的声音,惟妙惟肖,把我逗得在炕上胡乱翻滚。
奶奶识字不多,却非常关心我的学习。她请邻家大伯写了一副对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奶奶把对联贴在油灯上方的墙壁上,让我在油灯下读书写字,油灯的光亮把对联映照得红彤彤。奶奶说,我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希望,她希望我能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后来,村里通了电,我也要到外地读书,奶奶就把这盏油灯送给了我。
如今虽然奶奶早已远去,但摇曳的灯光下,奶奶陪我读书的身影常常浮现在眼前,我也常常一遍遍地擦拭着这盏照亮我童年的油灯,泪眼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