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阿姨们,如果有人给您送鸡蛋,让参加养生讲座,您去不去?”
“以前肯定去,现在肯定不去了!”
这是一场开在包头市昆都仑区一小区门口的法律讲座,参加者基本都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法官工作站的驻站法官采取送法上门的方式,有效提高老年人防诈骗意识。
法官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走进大街小巷,开展巡回审判、多元调解、普法宣传。
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在对辖区街镇基本情况和群众诉求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了关于设立“法官工作站”的实施办法(试行),结合24小时法院进社区工作,全面推进15个街镇“法官工作站”的建立,实现辖区街镇乡镇全覆盖。驻站法官充分发挥扎根基层优势,将优质司法服务送到群众的“家门口”“心坎儿上”。
诉源治理的“前哨站”
让老百姓的愁事、烦心事真正化解在“家门口”,是法官工作站设立的初衷所在。昆都仑区每个法官工作站均采取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特约调解员“驻点+预约”办公模式,当遇到矛盾,由法官工作站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介入,通过联合街道办、乡镇政府、司法所等基层组织工作人员,就地开展工作,使大量纠纷化解在基层。
“不行!从2019年到现在的租金也得给我赔偿!”近日,钢24号街坊发生一起因房屋漏水引发的赔偿纠纷,居民刘大娘情绪激动地说道。
刘大娘是钢24号街坊的老居民,自2015年起,随女儿至北京居住,其名下的老房子委托中介向外出租或售卖。2019年,刘大娘接到中介通知称房屋被水浸泡过,她认为相关损失是由于隔壁新搬入的住户在装修卫生间凿墙时所导致,于是要求隔壁邻居予以赔偿。邻居李某某在给刘大娘家更换了水箱、便池并粉刷了墙面后,仍被要求赔偿房租的租金损失,就此双方争执不下,矛盾升级。
法官工作站的法官了解相关情况后,在居委会、争议双方都在场的情况下,对案件事实进行抽丝剥茧、探明真相,最终确定房屋的租金损失与邻居装修并无因果关系,同时从邻里关系的角度对双方进行疏导,一起持续数月的纠纷得到圆满解决。
“有了法官工作站就是好,省去了诉讼的烦恼,把矛盾就地给我们解决了。”刘大娘深有感触地说。
推动多元解纷功能整合、资源聚合、力量统合,不能单靠法院一家唱“独角戏”。昆都仑区通过“法官工作站”的辐射带动作用,融合了人民调解员、网格员等多种力量共同参与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切实为人民群众提供多途径、多层次、多种类的纠纷解决方式,实现矛盾纠纷就地化解。近年来,“法官工作站”办理案件的调撤率达70%以上,在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打造“无讼社区”“无讼乡村”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据昆都仑区人民法院院长刘辉介绍,法官工作站持续深化行政争议协调化解的力度,抓住行政争议的源头和要害,把行政审判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促进法治政府建设、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重要手段。今年截至目前,行政案件撤诉28件,诉后化解1件。
司法服务促和谐
近日,包头市首家刑事审判巡回审理点在昆都仑区白云二社区挂牌成立,这是昆都仑区人民法院依托法官工作站融入市域社会治理的又一创新举措。同时,这也是人民法院将巡回审判、普法宣传等工作触角延伸至社会治理最基层的缩影。
“昆法·微课堂的这期普法知识点通俗易懂,快来围观”“关于打击养老诈骗的内容我期期不落,现在防诈骗意识越来越强了”……一有新的普法宣传内容,昆都仑区各个法官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就会将其发在辖区居民的微信群里。这种线上普法宣传模式不仅让法院“普法责任制”落地见效,而且赢得了群众满意。
坚持把法治宣传教育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助推器”,昆都仑区各法官工作站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和社区需求,目前已开展疫情防控法律知识、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信访工作条例、民法典、非法集资等专项宣传活动90余次。此外,还推出了“节点式”普法宣传模式,充分利用国际禁毒日、宪法宣传周以及就业季、开学季等节点,法官工作站开展送法进校园、进社区等线上线下普法,增强居民群众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开庭!”随着一声清脆的法槌声,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式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是,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将庭审现场“搬”到了昆区东友谊22号街坊,在法官工作站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马某某犯危险驾驶罪一案。这让社区居民在零距离感受法律威严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危险驾驶的危害性,从而更牢固地树立守法意识。
“搬”到群众家门口的不仅有庭审现场,还有新闻通报会。日前,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在法官工作站召开以“大数据分析与交通肇事犯罪案件的防治应对”为主题的新闻通报会,首次以新闻通报的方式,为社区居民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下一步,昆都仑区人民法院将充分发挥法官工作站面对基层、贴近群众的优势,建立‘预防在源头、化解在萌芽、解决在诉前、审理在一线’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为建设平安内蒙古贡献法治力量。” 刘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