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精心雕琢 创意生“金”

“北疆文化”和“中国制造”双向奔赴

  □本报记者  冯雪玉  见习记者  孙柳

  10月6日,内蒙古印象蒙古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印象公司)的又一批文创产品被打包运往呼和浩特博物馆,中秋、国庆“黄金周”,因着文旅市场的火热,具有“北疆文化”特色的文创产品销售亮眼。

  近年来,国风热潮让文创产业异军突起,依托“北疆文化”深厚底蕴,我区各文创企业乘势而上,千帆竞发。

  从12年前的业界新秀,到如今成为自治区文创行业龙头,印象公司是依托“北疆文化”发展壮大的典型事例。

  走进这家公司的产品展示区,各色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蒙古包造型的音乐播放器传来阵阵歌声、蒙古刀造型的U盘外观精致、纹饰华丽的羊毛毡包结实耐用、蒙古马主题的文创礼盒独具特色……

  随着游客消费观念的日趋成熟,“只能观赏”的文创产品很难获得消费者青睐,人们更注重文创产品的实用性。“和亲杯”是印象公司与内蒙古昭君博物院联名制作的一款文创产品,印象公司董事长王强说:“‘和亲杯’灵感源自昭君出塞,两个红色杯子,可单用,可合体,合起来是红色灯笼形状,寓意民族团结、喜庆祥和,这套茶具可随身携带,好看又实用。2015年,我们公司建立了研发中心,深挖传统文化,同时不断探索产品的时代化、时尚化、功能化,这让文创产品更具竞争力。”

  文创市场竞争激烈,不少文创企业赋予产品“人格”,以此连接粉丝、集聚流量,印象公司同样在这条路上探索。■下转第4版  ■上接第1版  王强说,“昭君盲盒”系列文创产品就具有这个特点,王昭君是尽人皆知的“四大美女”之一,设计人员充分利用这一本土文化元素,将王昭君的形象重新设计,应用到相关文创产品上,Q版的“昭君”“单于”生动可爱,受到消费者热捧。

  印象公司立足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生活美学价值的文创产品赢得了市场认可。

  通过多年打造,印象公司载誉满满,不仅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设计中心还被评为自治区级工业设计中心,投资建设的“文化创意专业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今年上半年,印象公司营业额突破500万元,文创产品卖到大江南北,“北疆文化”也传播得更远更广。王强说:“我们下一步打算探索‘数字文创’,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发现、认识‘北疆文化’,为内蒙古文化产业发展作贡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联动采访现场短新闻大赛
   第06版:北疆文旅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锡林郭勒
   第09版:出彩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收藏
习近平将出席第三届“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举行有关活动
全国首创!利用农业栽培技术在毛乌素沙地种植柠条
扎赉特旗刷新内蒙古 地区大豆单产纪录
全区4510家旗县级及以上 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
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我区首批运营无人驾驶出租车亮相康巴什
“北疆文化”和“中国制造”双向奔赴
“京蒙教育协作智慧平台”启动
锡林郭勒盟医保服务实现 医药机构“零跑腿”
包头盘活存量土地4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