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暖“新”聚合力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党员活动室、暖心驿站、新业态人才孵化基地……日前,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红纽带”党群服务中心,各具特色的功能室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组织和党员构建起一站式的商圈党群服务平台。

  去年以来,巴彦淖尔市探索暖“新”党建模式,发挥党建示范带动作用,以提升服务能力为着力点,在两新领域开展“强基固本”工程,密切党组织和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系,用心、用情、用力为“两新”组织打造红色之家、温暖之家、幸福之家,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经营发展双提升。

  暖“新”党建联盟激活发展引擎

  “以前企业之间交流很少,现在有了暖‘新’党建联盟,商圈内的各类要素资源进一步相互配合、促进和衔接,为非公企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杭锦后旗三禾润家百货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姚永平说。

  新业态发展到哪里,党建工作就延伸到哪里。巴彦淖尔市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为创建目标,由组织部门牵头,整合住建、司法、交通等职能单位资源,跨组织、跨领域、跨行业组建暖“新”党建联盟,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困难帮扶、政策咨询、爱心助学等服务事项,不断把党建联盟的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开展工作、推动工作、落地见效的实践成果。

  杭锦后旗整合相关职能部门资源,着力创建“红色商圈”党建联盟融合发展新模式,让流动的商圈市场有了“铁打的营盘”。

  暖“新”党建联盟通过共建活动平台、分享工作资源、交流工作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等途径,实现企业党建与发展同频共振、互动双赢。通过召开座谈会、深入企业调研、帮办代办等形式为全旗150余家企业提供精准服务,解决存在的问题;有效开展“百企兴百村”行动,98家企业与68个村结对共建;扎实开展“党建引领社会救助”行动,结对帮扶城镇贫困户295户574人。

  暖“新”服务驿站构建关爱家园

  “送餐路过这里就可以免费给电动车充电、喝水、休息,遇到雨雪恶劣天气能暂避一下,还有免费的图书报纸,闲暇时也能给自己‘充电’,真是贴心又暖心。”临河区外卖小哥王刚在完成一单配送后来到“暖心驿站”小憩,对“暖心驿站”的建设竖起了大拇指。

  建设“暖心驿站”是推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格局的一项创新措施。该市“两新”党工委按照有统一标识、有合理布局、有管理制度、有必备设施、有服务项目的“五有”标准在城区合理布局建设“暖新驿站”,打造“冷可取暖、热可纳凉、渴可喝水、累可歇脚、雨雪可避”的24小时温情港湾。同时,有效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下沉“暖心驿站”,联合交警部门开展安全出行、平安建设等知识讲座和业务培训,联合工青妇、医疗卫生部门开展心理辅导、权益维护、免费健康诊疗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暖心驿站”等服务网点182家。

  暖“新”志愿服务助力基层治理

  “我到社区报到了,身上有暖‘新’志愿者这份荣耀,为城市基层建设贡献力量,我们义不容辞。”近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货运司机王洪杰化身“城市美容师”,捡拾垃圾,清扫巷道,成为城市基层治理好帮手。

  巴彦淖尔市始终将作用发挥作为推进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新就业群体身在基层治理的独特优势,引导快递员、外卖送餐员、货车司机等群体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备案,组建暖“新”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参与文明城市创建、基层治理等工作,对表现优秀的给予奖励,并纳入网格员范畴,推动新就业群体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力量”。

  当地街道社区与美团、饿了么等企业签订“我们的城市·共享的家园共驻共建协议书”,将218名快递员、外卖员吸纳发展为兼职网格员,组建暖“新”志愿服务队9支710人,让新就业群体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市民、社区百姓的新邻居、基层治理的新力量。截至目前,开展各类活动90余场次,发现处理治安线索、安全隐患等问题68个,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

  (周文东 邢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暖“新”聚合力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出口贸易值超5亿元 满洲里公路口岸一季度出口果蔬喜迎开门红
创新形式 草原孩子心向党 千里研学赴北京
让浩瀚沙海成为金山银山
保障用电设备健康上岗
服务联动 构建“银耀玉泉”品牌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聚焦民生 加大力度改造新建 “温暖工程”顺利开工
“工业+旅游”赋能内蒙古文旅高质量发展
提档升级 实施“旅游+”战略 盘活“周末经济”
人才振兴 搭建“引留育用”全链条 书写人才强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