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浩瀚沙海成为金山银山

  赤峰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的重要指示和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浑善达克沙地治理的相关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因地制宜探索实践,稳步推进防沙治沙工作,助力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在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歼灭战的各个战场,赤峰市各族儿女用汗水浇灌美好生活的希望,以行动展现感恩奋进的姿态。

  赤峰市是京津、辽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作为全区唯一一个两大沙地均大面积分布的地区,五分之一被浑善达克和科尔沁两大沙地覆盖。今年,赤峰市实施“以工代赈”防沙治沙项目,计划完成科尔沁沙地、浑善达克沙地治理任务343万亩,让沙地添绿又“生金”。

  赤峰市巴林左旗位于中纬度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十年九旱、连年春旱,再加上气候寒冷,造林绿化难度很大。完成艰巨的治沙重任,要靠技术,更要靠人。巴林左旗划分了西风谷沙带、土龙岗沙带、非沙化土地治理区三大战区,探索“以工代赈”治沙模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和农村低收入群体,按照以工代赈、先建后补的方式实施项目建设,积极鼓励引导广大农牧民自愿就近参与防沙治沙,实现治沙致富。今年53岁的任广东听说在家门口就有活干、有钱赚,第一时间号召周边500多户村民加入治沙:“一天是150多块钱,成良性循环了,山青了、风少了,现在是美如画的环境。”

  目前,赤峰市累计申报发放“以工代赈”治沙劳动报酬651万元,道劳毛道村还依托越来越好的环境发展起了旅游业。任广东建起了采摘园,养了70多只育肥猪,日子越过越红火。

  赤峰市森林草原保护发展中心主任吕景辉介绍:“超前谋划,提前动手,比历年的开工时间提前了20天左右。在工程组织方面大力推行先建后补、以工代赈等模式,让广大农牧民积极参与到防沙治沙工作当中来。”

  赤峰市两大沙地歼灭战林草建设总任务达2550万亩,占全区总任务的39%。为防止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握手”,目前,赤峰市正在实施15个“以工代赈”治沙项目,今年计划完成沙地综合治理面积343万亩,目前所有项目均已提前开工。各旗县区分别制定草原沙地综合治理、草原生态修复、光伏治沙等不同模式推进沙地治理工作,预计到2030年,赤峰市将新增新能源装机400万千瓦,配套完成沙化土地综合治理67.2万亩。

  防沙治沙任务艰巨、条件艰苦,但黄沙漫漫,终有尽头。赤峰市各族干部群众以挺进沙海的踊跃行动,凝聚出全力打好两大沙地歼灭战的磅礴力量,并用多种方式参与助力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特别是浑善达克沙地歼灭战,为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贡献力量。(郭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暖“新”聚合力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出口贸易值超5亿元 满洲里公路口岸一季度出口果蔬喜迎开门红
创新形式 草原孩子心向党 千里研学赴北京
让浩瀚沙海成为金山银山
保障用电设备健康上岗
服务联动 构建“银耀玉泉”品牌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聚焦民生 加大力度改造新建 “温暖工程”顺利开工
“工业+旅游”赋能内蒙古文旅高质量发展
提档升级 实施“旅游+”战略 盘活“周末经济”
人才振兴 搭建“引留育用”全链条 书写人才强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