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旅游”赋能内蒙古文旅高质量发展

  初夏时节,在一派繁忙的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人们站在露天矿观礼台观看巨型矿用卡车忙碌作业……“这里面退役最小的车,是《流浪地球》里面最大的车。”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人们发出了阵阵惊叹。

  自2023年5月8日鄂尔多斯工业旅游启动仪式在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举行以来,准能矿山生态旅游区成为不少游客的打卡地。目前,日均接待游客数量增长到200人次,工业旅游持续升温。

  工业旅游是伴随着人们对旅游资源的拓展而产生的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让游客在游玩中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先进工艺和企业文化,增加对品牌的认同和信赖,同时也借助独特的旅游资源,给游客带来更好的消费体验,零距离地与品牌形成趣味互动。

  作为资源禀赋得天独厚的省份,内蒙古不仅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其航空航天、煤矿采掘、羊绒加工、乳品加工等工业旅游资源同样丰富。近年来,内蒙古不断挖掘工业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开发多个工业旅游景区,工业旅游在文旅融合理念中不断焕发新活力,以独具特色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

  “孩子对这里的兴趣远远高于游乐场,每一辆坦克、每一架飞机、每一座大炮都深深地吸引着他,气势磅礴的工业传奇也震撼着他,他励志将来成为一名工程师,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上周末,来自乌兰察布市的游客张志带着6岁的孩子来到包头市北方兵器城,“内蒙古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拥有草原、森林、湖泊、沙漠以及如此强大的工业,我们为内蒙古自豪。”

  北方兵器城位于包头市青山区,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规划、筹建的以军工文化为特色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是集红色教育、党员活动、军工旅游、学生研学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基地。作为包头市军工文化名片之一,北方兵器城不断“出圈”,吸睛无数。下一步北方兵器城将继续丰富景区展品,并增设一些互动体验性强的项目,进一步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五一假期,晴空万里,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内处处生机勃勃,吸引了众多游客。“在这里能感受到世界领先的乳业生产模式,见证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乳业生产全过程,智慧感、科技感十足,填补了我们的知识盲区,真是不虚此行。”四川游客费红赞不绝口。

  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坐落于呼和浩特市敕勒川乳业开发区,景区由伊利智造体验中心、液态奶全球智造标杆基地等12个旅游景点组成。景区先后获得“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

  5D沉浸式影院、无人驾驶小车、智能机械臂……伊利草原乳文化旅游景区对外开放以来,沉浸式畅玩乳宇宙主题乐园、智能时代下的伊利工业旅游4.0版本正式亮相,集学、游、娱于一体的特色旅游新模式将教育和旅游融合,拉长了旅游产业链。

  据伊利集团工业旅游经理王颖介绍,伊利集团自开展工业旅游以来,不断改善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旅游服务产品、旅游服务团队,推进乳业全球产业链的全景化与智能化,以“文化+旅游”“旅游+科技”“旅游+工业”“旅游+研学”的多元化旅游产品,打造全球首个草原乳文化主题旅游度假区、世界一流工业智慧旅游示范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标杆、全国研学示范基地、内蒙古旅游目的地。目前,伊利集团在全国工业旅游开放工厂已达到30余家。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国家工业遗产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支持利用国家工业遗产资源,开发具有生产流程体验、历史人文与科普教育、特色产品推广等功能的工业旅游项目。”工业旅游这一新兴业态,正迎来发展上升期。下一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将继续创新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加强特色工业文化展示,丰富工业旅游产品供给,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业旅游品牌,推动工业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武峰 郭伟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影像力
   第07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第08版:思·享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文艺评论
   第12版:资讯
暖“新”聚合力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出口贸易值超5亿元 满洲里公路口岸一季度出口果蔬喜迎开门红
创新形式 草原孩子心向党 千里研学赴北京
让浩瀚沙海成为金山银山
保障用电设备健康上岗
服务联动 构建“银耀玉泉”品牌 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聚焦民生 加大力度改造新建 “温暖工程”顺利开工
“工业+旅游”赋能内蒙古文旅高质量发展
提档升级 实施“旅游+”战略 盘活“周末经济”
人才振兴 搭建“引留育用”全链条 书写人才强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