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洞见】

让优秀人才与基层一线双向奔赴

  ◎刘利群

  前不久,“斯坦福大学博士拟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话题又引发网友对名校生择业、就业的热议,其中不乏认为这是大材小用、高才低就的声音,热议背后饱含着全社会的期待。

  人岗相适、才尽其用是人们的共同愿望,但优秀人才下沉乡镇、街道被认为是高才低就,客观上说明一些人的择业观念还存在误区:认为名牌大学毕业生、高学历人才就应该从事一些“高大上”的工作;认为基层工作简单好干且意义不大。这显然有失偏颇,一方面低估了基层工作的价值和要求,另一方面也忽视了基层经历为人才发展带来的无限可能。

  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基层需要优秀人才的参与和奉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基层作为国家发展的神经末梢、毛细血管,也同样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无论是一线生产建设还是基层社会治理,一些领域复杂程度、困难程度、精细程度并不低于高端科研项目。优秀人才学识广博、思维敏捷、眼界开阔,对于深入发现基层的堵点难点痛点、处理突发急难险重问题、引领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往往会有新点子、新办法。多年来,党中央一直号召广大优秀人才到基层一线建功立业,各地也不断出台保障性政策来激励引导,优秀人才下沉基层是现实所需、大势所趋。所以,把高学历的优秀人才招到基层非但不是大材小用,而是用得其所、用当其时。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优秀人才到基层大有可为。基层素有“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说法,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有较高要求。当下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也十分考验基层工作者的能力素养。从这个角度看,基层为优秀人才提供了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他们在这里大有可为。同时也应该清楚,学历不等于能力,文凭不等于水平,高学历的人才只有将基层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练兵场,多一些基层的摔打、磨炼,才能在实践中练就干事创业的“铁肩膀”“硬脊梁”。是金子总会发光,真正的“大材”,不应该在起步的时候就以城市的大小、岗位的高低、条件的优劣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而是应该脚踏实地磨砺锻炼,努力向下扎根、向上生长,逐渐成长为能担大任、可堪重用的栋梁之材。

  基层发展需要人才的奉献,人才成长需要基层的磨砺,要想方设法让基层所需与人才所向同频共振、双向奔赴。对各级主管部门来说,就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人才引、育、用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要提前做足调研工作,从实际出发开展因需引才,避免盯准高校名头的“冲动引才”;要充分了解人才,根据特点安排岗位,做到人岗相适、促进人尽其才;要健全人才管理服务制度,在生活服务、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岗位晋升、区域调动等方面营造育才养才的和谐氛围。全方位免除人才后顾之忧,才能推动形成引得来、用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氛围,为基层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科技
   第06版:评论
   第07版:旗县融媒
   第08版:广告
“旅游四地”为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至方可名归
帮扶
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
【辣语】
让优秀人才与基层一线双向奔赴
“囤旅游”要让人囤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