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集宁区

让非遗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本报记者  郭奇男 

  集宁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段舒婷

  玉米皮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大家眼中,干玉米皮是没多大用处的“废物”,只能用来烧火。但这不起眼的玉米皮,经过乌兰察布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岳佩英的一双巧手,却变成了收纳盒、拖鞋、草帽等日常生活用品。

  “我们要挑选干净、有韧性的玉米皮,外壳太脆不能要,这样编出来的篮子结实、美观……”近日,记者见到65岁的岳佩英时,她正手把手教居民用玉米皮编织果篮。只见她拿起玉米皮、一把小钩子,飞快地穿、勾、绕、压……不到1小时,篮子的底部就初现雏形。

  居民刘培彦是一名陪读家长,也是岳佩英的学生,她说:“我接触了玉米皮编织以后感觉挺有意思的,学会后就能利用闲暇时间编织了,编好的物品还能卖,简单的能卖20多元,工艺精巧些的能卖100多元呢。”

  岳佩英从事玉米皮编织、布贴画创作已有20多年。其成立的“岳婆婆手工坊”先后培训学员400余人,有30多名学员的作品在各类展销会上展出。她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集宁区1000余名妇女参加手工编织,产品远销国内外各大城市。2020年入选乌兰察布市第十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她一直作为志愿服务者并积极参加集宁区各类非遗项目展示展演,并开展现场教学。

  在集宁区文化馆举办的多场乡村“草艺编织实用技术培训班”上,岳佩英教授村里妇女利用农村最常见的玉米皮、青草进行手工创作,编制出的生活用品、装饰品、玩具等物品,不仅帮助群众将玉米皮和青草变废为宝,还能按工艺品出售,是一项成本小、风险低、工作时间灵活的脱贫产业。

  “群众在农闲时节编制作品,增加收入。它不受条件、时间限制,家家可为,人人可做。所以我很高兴能参加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岳佩英说。

  岳佩英不仅积极参加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益性宣传,更是努力挖掘非遗的时代新元素,创作了多个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彰显中华民族精神的艺术作品。

  如今,在岳佩英的带领下,集宁区的各族群众纷纷参与到玉米皮工艺品编织的行列中,岳佩英经常参与各种编织培训并进行授课,通过技艺相传激励各族儿女齐心协力,奋发有为,跑上乡村振兴的致富快车道。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聚焦两件大事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
   第05版:理论特刊 ③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生态环保
   第08版:通辽
   第09版:出彩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旗县融媒
   第12版:内蒙古全民健身
党建引领 村美民富产业兴
边境牧民放牧不忘守边
首辆移动助浴车上岗
以花为媒迎客来
酿马奶走富路
乌兰牧骑交流演出进小区
让非遗在传承中绽放光彩
银行主动上门兑换残损币
社区微服务撬动基层大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