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

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

  □本报记者  肖璐

  从出门“一身土”“两腿泥”到村村通柏油路;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全程机械耕作;从助老餐厅到送餐上门……75年来,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赤峰市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农民收入节节攀高,幸福日子风生水起。

  在林西县新城子镇七合堂村,一颗颗小红灯笼似的果子饱满鲜艳,令人垂涎欲滴。村党总支书记邓爱军正在招呼前来采摘的游客。

  “我们村有沙果、锦绣海棠、吉红123等10多种果品,果皮薄、果肉脆,很受欢迎。”邓爱军高兴地说,“依靠小野果,我们的荒山变绿了,钱包变鼓了,日子变好了,村子变美了,老百姓越来越幸福了。”

  眼前让人流连忘返的“花果村”,30多年前曾是出了名的穷山沟。

  披荆斩棘,风雨兼程,30年来,镇村两级持续不断探索,“小野果”进入视野。从第1棵到230多万棵,从第1亩到4.2万亩种植面积,从最初10户到如今的2000多户农民参与,培育“内蒙古野果”品牌,拓展林果产业链,建成集果蔬培育、收购、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果蔬产品集散园区,荒山蝶变“花果山”,野果变身“致富果”。

  “开饭啦!开饭啦!”国庆节中午11点,城南街道学府花园小区“爱老助残”餐厅迎来了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老人团团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吃午餐一边唠家常。香菇炖鸡,虾仁炒蛋,包菜粉丝……每天三菜一汤,还有水果。

  “餐厅价格便宜、离家近、饭菜香。想想我们小时候吃上一顿饱饭多不容易,再看看现在,想吃啥就有啥,甚至还有人做好了端到跟前。”68岁的刘桂荣高兴地说。

  通过采用“社区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林西县将小区闲置物业用房打造为暖心餐厅,与爱心餐饮企业、养老机构“共治共建”保障日常运行,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实惠、专业的就餐服务。“我们的菜品会根据季节提前一周定制,保证每周每日的饭菜不重样,而且均以软烂和易消化为主,让老人吃得放心、开心。”学府社区“爱老助残”餐厅负责人臧凤丽说。

  截至目前,林西县已有11家爱心满满的社区食堂,针对65岁及以上老年群体给予就餐补助,为残疾人家庭、空巢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免费送餐服务。

  赤峰市注重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人均收入不断增加。2023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08元,比1949年增长361.4倍,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7871元,比1949年增长363.7倍。75年来,赤峰以看得见的惠民之举、摸得到的利民之措,让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专题
   第05版:生态环保
   第06版:出彩
   第07版:盟市专线
   第08版:科技
   第09版:民生
   第10版:北国风光
   第11版:资讯
   第12版:文艺评论
守望相助 礼赞祖国
欢乐大巴 喜看变化
荒山种树 扮靓家园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和美乡村 宜居宜业
老有所乐 基层善治
坚守岗位 书写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