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法宣传需接地气入民心

  ◎正文

  “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民法典的实施,将是我国法治建设领域中的一件大事,这不仅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等环节和程序中,也需要每一位公民、每一个民事法律主体参与其中,尊重法律、敬畏规则。

  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而普法就是要帮助群众了解熟悉这本“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过去,一些地方在普法时存在搞形式、走过场的现象,工作人员摆些展示板、发些传单,以为这样就完成了普法任务。周围的群众常常感到莫名其妙,有的听不懂拗口的法言法语,有的觉得法律与自己的生活隔得太远,没有代入感,一阵热闹之后往往留不下太深印象。

  一边是普法工作群众不理解,一边是群众对法治有需求,其中的原因在于普法时有没有考虑用户需求,有没有把群众真正放在心里。如果只是为了应付,普法就容易流于形式,要么依样画葫芦照抄照搬法律条文,要么上街散发传单。如此普法,效果也就不难想象了。

  让民法典走近群众,宣传要“有温度”“接地气”。民法典包罗万象,涵盖了广大群众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广大群众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基本法律遵循。不管是遇上高空坠物,还是碰到遗产纠纷,抑或遭遇隐私泄露等,民法典中都有具体的法律阐述,广大群众才是受众主体。在宣传学习民法典过程中,我们的目光必须下移,必须深刻关注这一主体,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在采用微信、微博等现代媒介宣传的基础上,更需要带着为民情怀走进基层社区、走向田间地头,选取和群众最密切的案例,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为他们解决心头的种种疑惑,增强学习宣传的针对性、实效性,培养广大群众解决问题要靠法律的意识和能力。

  民法典的学习宣传不是三朝两夕的事情。民法典作为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社会公众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需要及早将民法典的精髓要义植根于青少年心中,让他们树立法治信仰。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无缝衔接,尽快把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特别是加大民法典在大中小学法治教育中的内容占比。同时,通过“小手拉大手”,激发广大家长对民法典的学习积极性,产生“1+1>2”的效果。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要闻
让民法典走进百姓生活
普法宣传需接地气入民心
严禁非法捕蝎 保护草原生态
普法广播村村响
检察建议保障 “脚底下的安全”
队列训练
贴心普法
跨域送服务 指尖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