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跨域送服务 指尖化纠纷

  □本报记者  宋爽

  “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中级法院刑事审判庭现在开庭!”随着法槌敲响,一场别开生面的庭审开始了。法官、书记员和公诉人各自就位,但在法庭内却看不到被告人和律师的身影,此时,它们正在一百多公里外的包头铁路公安处看守所法庭。

  案件审理全程借助信息网络、音频视频传输等技术进行,起诉书宣读、举证质证、最后陈述所有环节严整有序。被告人巫某某坐在包头铁路公安处看守所法庭,可以清晰地听到法官、公诉人的讯问,可以看到相关证据展示及视频播放。庭审各个环节紧密衔接,视频对接畅通无阻,画面、音质清晰流畅,一场跨域审判圆满完成。

  怎样解决呼和浩特铁路运输两级法院(以下简称呼铁两级法院)辖区点多线长、司法服务覆盖不足、基层企业群众诉讼成本过高、审判资源浪费的问题?呼铁两级法院创造性地提出了“跨域审判+”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辖区企业、群众打官司不跑冤枉路,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进一步节约审判成本和审判资源。“跨域审判+”模式通过内外网结合的远程视频系统,实现网上立案、网上送达、远程开庭、远程提讯、远程调解、跨域协作执行等司法服务功能。“置身‘微时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让动动手指就能打官司成为现实。”呼铁中院院长王旭军说。

  作为呼铁两级法院“跨域审判+”模式的试点法院,包头铁路运输法院在实践中,仅用一天时间就完成了4起案件。

  立案当日15时20分,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恒诺临河分段的司法联络员董天梅通过微信,向包铁法院立案庭提交了起诉状、营业执照副本、租赁合同等法律文书的图片。收到立案微信后,包铁法院一方面安排立案庭审查案卷材料,符合立案条件的即可马上办理立案手续;另一方面安排承办案件的法官和书记员,提前到立案庭审阅裁定,准备应诉通知书、传票、保全裁定等法律文书。

  当日22时30分,包铁法院的法官和书记员乘火车到达乌海,并于次日开展了4个案件的送达、谈话、初步调查工作。“远程立案太方便啦,你看我动动手指就完成了立案工作,要不这400多公里至少得让我颠簸几个小时,真是省时又省钱!”董天梅说。

  “跨域审判+”模式,不仅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而且提高了审判工作效率,免去了诉讼当事人的奔波之苦,方便当事人的同时也节约了审判成本,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审判理念。

  目前,呼铁两级法院及辖区所有巡回审判联络点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等区内外法院,已经实现数据互联互通。“跨域审判+”模式推进一年以来,呼铁两级法院跨域立案137件、跨域材料收转191次、跨域庭审92次、跨域调解87件、跨域送达332次,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近50万元,节约群众时间约6122小时;在服务审判执行方面,通过网络执行查控、异地执行委托、远程音频视频系统应用等,减少干警公务出行约46.15万公里,节约出行成本61.3万余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国内新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国内新闻
   第05版:国内新闻
   第06版:内蒙古足球
   第07版:出彩
   第08版:观察·阿拉善高新区
   第09版:经济涮锅
   第10版:民主与法制
   第11版:先锋
   第12版:要闻
让民法典走进百姓生活
普法宣传需接地气入民心
严禁非法捕蝎 保护草原生态
普法广播村村响
检察建议保障 “脚底下的安全”
队列训练
贴心普法
跨域送服务 指尖化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