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赤峰高新区: “双链”融合打造“三色园区”

  □本报记者  魏那  通讯员  李汇军

  从赤峰市区出发,向东约20公里,一片规划建设总面积22平方公里的东山工业园区正在悄然崛起,它宛若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赤峰东部工业走廊上,使赤峰市工业发展再添新动能。

  工业升级,催生产业转型高地。赤峰高新区东山工业园从建园之初就被赋予绿色、生态、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走“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路子,被寄予了助力赤峰工业东山再起、再造辉煌的新希望。规划伊始,赤峰高新区就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贯穿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过程,投资56亿元完成了东山工业园水、电、路、暖、燃气、危固废渣场及再回收利用、通讯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工程。从污水处理、中水回用、余热回收,到改造工艺、节能减排,再到生态保护、植被恢复,东山工业园不断用科技创新理念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深深植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建园当年,总投资108亿元的2家国有企业金剑铜业和赤峰云铜搬迁入园,由原来20多万吨的产量扩大到100万吨铜冶炼产能的环保转型升级全面启动;与此同时,政府投资26亿元的自备电厂也悄然矗立,“两铜一电”扬起产业风帆。

  科学定位,着力建设“三色园区”。面对新形势,赤峰高新区东山工业园区积极引导园区企业走转型升级之路,为此出台了《赤峰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赤峰高新区数字产业发展实施计划》《赤峰高新区“十四五”规划》、修编《赤峰高新区产业规划》以及组织编制《自治区低碳试点示范园区》报告。按照“铜、酸、铝、氟”4个产业链条,做好承接产业转移、“飞地经济”载体和次临港产业核心区建设。2022年,赤峰高新区东山工业园区将投资8.8亿元,继续加大园区基础及配套工程建设,提升园区的综合承载能力和产业链延伸条件,建设配套的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中心;投资2000余万元实施智慧园区建设,通过引进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建设好“红色引领”“绿色低碳”和“蓝色科技”的“三色园区”,尽早迈进国家高新区的行列。目前,东山工业园区实现产值450亿元,增加值17亿元,税收5亿元,就业5000人。预计到2025年,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税收将超过50亿元,就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

  创新驱动,走“延链、补链、强链”的发展路子,正引领赤峰新一轮产业转型升级热潮。赤峰市2021年推行17个重点产业链和6个重点领域专班,集中研究推进产业链发展。以赤峰云铜为例,企业借搬迁新建之机,采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创新成果——双炉吹炼工艺,每吨粗铜综合能耗约为270千克标煤,与国内常规冶炼工艺相比,能耗降低了50%,冶炼综合回收率达到98.5%,硫总回收率达到97%,实现了投资、能耗、成本、资源、环境的整体优化。与此同时,2家铜冶炼企业副产品硫酸产量达到近400万吨,从安全和环保角度来说,能够在园区内实现硫酸再利用势在必行;为此,引进总投资6.5亿元建设年产12万吨世界最大无水氟化氢生产线,年消耗40万吨,项目已经全部投产,企业将继续拉伸氟化工产业链条,预计投资25亿元建设聚全氟乙丙烯产业链生产线;同时引进年消耗硫酸40万吨的碳酸锂项目;引进年消耗硫酸80万吨的碳酸一二钙项目;与邻近园区大地云天项目合作,年消耗硫酸80万吨;投资15亿元建设年处理200万吨大宗固废综合回收高值利用项目也正在筹划;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引进也逐步拉开序幕。这些项目的引入,必将使传统铜冶炼产业逐步转型到新的产业领域。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特刊
   第05版:影像力
   第06版:社会
   第07版:云上103
   第08版:要闻
RCEP生效首月,呼和浩特海关 逾1900万元出口货物享惠
顾秀花: 焊花演绎精彩人生
内蒙古银行“驻园区、入商会” 双百人行动计划全面启动
乌海出台“八个严禁”“四个坚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兴和县3家龙头企业获批 6020万元扶持资金
中国北疆风景大道上的冰雪之旅
京蒙协作引领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赤峰高新区: “双链”融合打造“三色园区”
鄂尔多斯“刮骨疗毒” 强健营商环境“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