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教学一时 师友一生

  □李中华(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

  夏天,是毕业的季节。10年前的夏天,我第一次走进包头师范学院校园,伴着清脆的鸟啼声,学子们在南院的晨光里静闻书香,在北院的暮色里畅谈理想,穿过美丽的学子广场,我沉浸在校园广播舒缓的音乐中,伴随着悦耳的铃声,开启了我向往已久的讲台生涯。

  虽然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没有固定模式,但在摸索中成长的我们,都在努力勾勒着从懵懂的新教师成长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模样。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感受着他们对思政课的不同期待,我不断反思,自己所上过的课,有多少是写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真正浸润到了学生的心中。同学们的所思所想以及他们好奇的目光,都充满着对这个世界的期待和追问,充满着对知识的渴求。

  思政课是我从教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会在我迷茫时帮我找到前行的动力,也会在我小成即安时向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断成就着我的理想。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我参加过多场教学比赛,也获得过一些奖项,幸运地成为一名党的理论宣讲员,成为学生思想的引领者和倾听者。

  思政课教的是人,赢的是心。每学期的第一堂课,我都会把自己的所有联系方式告诉学生,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朋友圈等了解他们的动态,看他们成长成才、成家立业,越来越好。去年教师节,我收到这样一条祝福短信:“李老师节日快乐,学生今年成功考取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在努力践行着两年前在您的课堂里许下的誓言,立志做一名像您一样有思想有趣味有高度的思政课教师。”不由得让我想起那年夏天,我俩在课后结伴走出教学楼,她对我说希望有一天也能够成为一名思政课教师,因为受了我的课堂感召,她才有了那样的理想。我心里当即涌上一股暖流。

  教学一时,却能够师友一生。10个夏天里,我在课堂里相遇、相识了5000多个学子,收到了无数条祝福和惦念的信息,收获了数不清的鼓励和肯定,望着他们的身影走出包师、走向社会。我渐渐懂得,真正有思想有趣味有高度的课堂,不是迎合讨好,而是共情力、同理心,是情怀、是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  刘志贤  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读图
   第06版:青春号
   第07版:科技
   第08版:要闻·广告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以己之学,投身家乡建设
教学一时 师友一生
记者手记
退役老兵的红色创业之旅
她带领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
“90后”文化工作者干劲十足
●速览
摔跤队的姑娘们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