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党建赋能 林下掘“金”

  □本报记者  潘佳

  “做梦都没想到,我种的蘑菇能卖到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还上了五星级酒店的餐桌。更没想到,外地领导组团到我的蘑菇地参观,还夸我蘑菇种得好!”赤峰市喀喇沁旗美林镇小美林村种植大户宋占峰激动地说。2023年,他靠种植赤松茸收入24万元,走上了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致富路。

  蘑菇种植季,在旺业甸实验林场种植基地里,来自山东农业大学的教授和本土资深技术专家们正手把手地教农户熟练掌握种植技术,让科技助力林下经济。实验过程中,党员农户全程参与,通过实地观察、上手实操,亲身感受产业发展实效。同时,林场注重发挥党组织联建作用,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党支部携手互动,组织种植户开展理论知识和现场实操培训。

  “可别小看这些小蘑菇,这是从河北、山东等地引进的优良品种。我们为了解除群众的后顾之忧,提前开展以林下种植赤松茸为主的林菌、林药、林草等林下种植实验,在种植技术、市场销售、产品加工等方面,党员先带头实验,替群众‘摸石头’过河。”旺业甸实验林场党总支书记李文书说。

  近年来,喀喇沁旗立足林下资源优势,在统筹谋划发展原生态野生林下产品、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果业、林副产品加工和森林康养旅游六大类林业经济中,注重发挥党组织的示范引领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让基层党建赋能林业经济,全力开拓农牧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着力强化产业支撑,喀喇沁旗委、旗政府在牵头制定《喀喇沁旗林业经济集约集聚发展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结合林业生产实际,进一步完善了喀喇沁旗2023年林业经济优势产业奖补政策。”喀喇沁旗林草局党组书记、局长武波说。截至目前,该旗已成为赤松茸全国最大产地,全旗林业经济总产值达14.7亿元;发展林下经济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达20余个,带动1000多户林农发展林业产业,带动就业2万余人,户均年增收超过1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6版:赤峰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特刊
   第10版:先锋
   第11版:出彩
   第12版:出彩
释放政策引力 集聚八方英才
党建赋能 林下掘“金”
倾听民意
“逢四说事”搭平台 基层治理齐上阵
“多点开花”绘就乡村新图景
◎信息集装箱
“新生力量”一线展拳脚
公益服务进社区
家门口的“红色阵地”让服务更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