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生力量”一线展拳脚

  □本报记者  宋爽

  “通过在赤峰市公安局元宝山区公安分局进行跟班学习,我增长了知识、提高了工作能力,对我来说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跟班学习是短暂的,但对我的积极影响是持久深入的,今后我会持续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前不久,在一次共享经验、沟通心得的交流会上,结束跟班锻炼返回本职岗位的元宝山区元宝山镇八家村村委会委员王佳琪深有感触地说。

  数据显示,赤峰市目前已公开招录2000余名“乡招村用”大学生到村工作,初出茅庐的年轻干部到嘎查村工作,如何让他们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精细长效的培养教育方式是关键。

  为进一步提升其能力素质,促进作用发挥,赤峰市委组织部组织开展以“完成一轮入户走访、结成一个联系对子、办好一批服务事项、参加一次跟班学习、进行一次横向交流”为主要内容的“五个一”行动,分批选派“乡招村用”人员到旗县区直部门进行为期2个月的跟班锻炼,为其在乡村振兴一线磨练斗争精神、提高工作能力、展现青年风采提供有效载体。

  赤峰市委组织部在日常调研中发现,部分年轻干部对基层情况了解不深、理论联系实际不够,导致处理问题能力不强。年轻干部们普遍希望到了新岗位后,能够有班子里的“老人”传帮带他们。苏木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作为年轻干部培带人的机制应运而生,着力破解培带不强、本领恐慌等问题。

  此外,安排年轻干部参与嘎查村党务、便民服务、基层治理、“三务”公开、产业发展等工作,通过手把手教、全方位带,让“乡招村用”人员补短板、接地气、增才干。

  人才扎根基层,也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赤峰市对“乡招村用”干部综合表现进行民主测评,将考核结果作为培养、使用的重要参考。同时,依托“十百千”培优育才工程,储备一批符合新时期好干部标准的基层人才,纳入全市优秀年轻干部库重点培养,让吃苦者能吃香、实干者得实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5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6版:赤峰
   第07版:要闻
   第08版:全媒体主题宣传活动
   第09版:特刊
   第10版:先锋
   第11版:出彩
   第12版:出彩
释放政策引力 集聚八方英才
党建赋能 林下掘“金”
倾听民意
“逢四说事”搭平台 基层治理齐上阵
“多点开花”绘就乡村新图景
◎信息集装箱
“新生力量”一线展拳脚
公益服务进社区
家门口的“红色阵地”让服务更精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