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态警务让这里的候鸟火爆“出圈”

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栖息了大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张金林 摄
民警在保护区巡逻。 袁晶晶 摄
  □本报记者  陈春艳  通讯员  赵春泽

  碧空万里,水波荡漾,群鸟翱翔。随着天气转暖,约十万只候鸟陆续来到内蒙古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觅食、休憩、补充体力。作为东亚—澳大利西亚重要的鸟类迁徙栖息站,保护区内近12万公顷的湖泊、湿地、草原,成为安全感爆表的“五星级驿站”。

  “那是青头潜鸭!全球仅存不到1000只,没想到今天这么幸运,一次就拍到2只,真是不虚此行!”看着正在保护区内哈日巴达湿地嬉戏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摄影爱好者张先生激动地说。

  青头潜鸭对栖息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堪称环境质量好坏的指示物种。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兴安盟科右中旗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作为全区第一批生态警务工作试点单位,积极作为、勇于担当,与保护区管理局、政府、综合执法局等部门联勤联动,开展清网净湖、河道疏浚、湿地修复、水质监测、增殖补流、湿地附近垃圾清理等专项行动,使保护区内水质逐年提升、湿地面积日益增大、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来此栖息的候鸟数量与日俱增,部分候鸟甚至成为这里的“常住人口”。

  保护区内现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6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44种,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吸引大批东方白鹳、青头潜鸭等鸟类来此栖息繁衍。“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震撼!见到这么多珍稀鸟类,说明咱们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切身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在这里很幸福!”观鸟群众赞叹道。

  高质量的生态环境,离不开高水平的防控。该分局通过警务信息化中心建立实时监控体系,有效整合辖区内信息数据,依托保护区内现有6个卡口视频设备、12个生态监控视频、东西瞭望塔,确保重要道路、部位实现视频全覆盖。其中,生态监控视频可以全天候对保护区森林植被、生态环境进行拍摄、监测,全天候对重点水域鸟类进行观测,发现野外火情还可以自动报警,极大提升了警务效能,化传统的被动接报警为主动发现警情,构建起以预防为先导、向科技要警力的智慧警务格局。

  “现场人员请注意,现在向您喊话的是保护区森林公安分局,您的行为已被视频监控记录!请立即停止不良行为,民警正在赶赴现场!”

  近日,保护区东侧传来隔空喊话。原来,两名涉嫌违法的行为人正驾驶皮划艇在水中捕捞。这一场景被该分局警务信息化中心的实时智能视频监控设备记录下来,民警立即使用东瞭望塔视频监控进行隔空喊话,要求其停止非法捕捞行为,接受民警例行检查,同时指派警力立即奔赴现场调查处警。不到3分钟,民警便抵达现场,制止了违法行为,并对当事人进行口头警告。

  服务无止境,平安无边界。为深化警务协作,提升警务能力,该分局与吉林省向海森林公安分局建立了毗邻单位协作机制,加强协作配合,就联动防控、信息共享、案件协查、矛盾纠纷调处、便民利民服务、应急处突、定期警务会商等签订“生态警务联勤联动制度”,进一步提升警务区域协作能力和水平,为共同维护生态安全“加码”。

  该分局政委韩云鹏介绍,分局与政府、执法部门、保护区管理局密切配合,构建“攻防协同”工作体系,在野生动物集群活动区、栖息地和迁飞通道,持续开展种群动态监测和安放鸟类环志等工作,及时掌握候鸟种群变化、迁徙动态和主要威胁因素,建立信息报送、收容救治制度,发现候鸟有受伤、遇困等情况,第一时间救治并送到保护区管理局野生动物收容救治医院救治。2023年以来,该分局已经累计救助各类候鸟90余只。“我们还定期与相关部门针对候鸟开展疫源疫病防控工作,预防大规模候鸟死亡事件。”韩云鹏说。

  野生动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是公安机关应履行的职责。该分局将紧紧围绕上级公安机关“生态警务”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促进自治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盟”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法治
   第06版:社会
   第07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8版:出彩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乡村振兴
   第12版:公益广告
生态警务让这里的候鸟火爆“出圈”
发挥“信用+”激励作用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高空抛物,首府一男子被提请逮捕
141个“两代表一委员”联络站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我区15件普法工作案例入选全国司法行政(法律服务)案例库
一线传真
彩礼返还根据“夫妻之实”综合考量
服务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