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砚”丽夺目辽三彩

辽三彩缠枝牡丹纹圆形砚台 砚台由砚和笔洗构成 高8.6厘米 口径22.9厘米 底径22.5厘米
笔洗 笔洗平折沿,浅弧腹,圈足,内施黄釉。
缠枝纹 砚体上的缠枝纹又名“万寿藤”,约起源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隋唐、宋元和明清,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因其结构变化多端,婉转多姿,连绵不断,所以有“生生不息”的吉祥寓意。
精彩讲解扫码阅读
  □本报记者  高玉璞  通讯员  杨萌萌

  砚台是中国书法的必备工具。汉代刘熙《释名·释书契》云:“砚,研也,研墨使和濡也”。在秦汉时期,砚已从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中脱胎而出,汉代制砚有石、漆、木、竹、玉、铜、陶、瓷、瓦等材料,形制逐渐规范。随着瓷业的发展,三国时期出现了瓷砚,此后历代均有制作。

  辽三彩又称“辽瓷”,从严格意义上来看,其本质并不属于瓷器,而是一种以低温烧制而成的铅釉陶器。内蒙古博物院珍藏着一方辽三彩缠枝牡丹纹圆形砚台,出土于赤峰市巴林左旗四方城,该城是辽代名臣韩匡嗣的私城。

  内蒙古博物院典藏部杨萌萌介绍:“中国陶瓷文房历经长期的发展与演进,在辽代成为一个重要门类,砚是辽代陶瓷文房用具中最具代表性器物,而三彩砚又是辽代陶瓷砚的主流产品,采用高温素烧、低温釉烧的二次烧成法,胎上常施白色化妆土,色彩艳丽明快。这方辽三彩缠枝牡丹纹圆形砚造型巧妙,笔洗和砚台可以组合成为一体,不仅美观而且便于携带,彰显出古人的智慧与技艺。”砚台由砚和笔洗构成,高8.6厘米,口径22.9厘米,底径22.5厘米,由辽代的官窑缸瓦窑烧造。该窑创烧于辽代早期,延续至金元时期,遗址位于今赤峰市松山区猴头沟乡瓦房村。

  缸瓦窑窑场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自1944年被第一次发掘以来,先后经历了7次考古发掘,考古人员在这个窑址发现了丰富的陶瓷制品,包括白瓷、白地黑花瓷、黑釉瓷、酱釉瓷,以及茶叶末釉、单色釉、三彩釉等产品。

  三彩釉最早出现于唐代,虽然叫“三彩”,但釉色并不限于三种颜色。辽三彩传承了唐三彩的技法,因为胎土质量差别较大,辽三彩相比唐三彩塑形技术略显简单。唐三彩的胎体大多使用白色黏土或高岭土,胎质较为细腻而且大多是白色。辽三彩所用的胎土颗粒较大,杂质多,导致胎质比较粗糙。唐三彩大多不需要施化妆土,辽三彩则需要施化妆土来弥补因为胎质过粗导致的一些缺陷。

  尽管辽三彩的胎质没有唐三彩的细腻,但辽三彩依然是辽代陶瓷中一个重要品种,缸瓦窑烧造出来的辽三彩瓷器是辽代人重要的文化遗存。今天的河北地区在辽代时,因辽国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和约,开辟了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4个榷场,为促进游牧文化与中原文化的交流融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砚台

  砚台呈圆柱形,表面装饰印花花纹,通体施三彩釉。砚体中央是花瓣形砚池,砚池边有研墨台,还另配了笔洗。砚和笔洗不用时可以背对背扣合为一体,既实用又美观,还方便携带。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博物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盟市专线
   第06版:通辽
   第08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9版:视界
   第10版:北疆文化·文物说
   第11版:资讯
   第12版:广告
“砚”丽夺目辽三彩
一脉相承的文化
我来自辽代 最大的瓷窑
瓷韵古朴缸瓦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