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民生这个“国之大者”做大

赤峰市喀喇沁旗锦山镇瓦房地村村民陈素芬在家门口的设施农业大棚找到了称心的工作。
赤峰市松山区第十幼儿园小朋友正在上体能训练课。
赤峰市中色锌业中水预处理车间,工作人员在进行压滤机卸渣作业。
敖汉旗长胜镇六顷地村沙漠之花产业园,村民吕树芹把土地流转,成了一名新农人。
敖汉干部学院于201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赤峰市九牧合农牧科技公司一期工程肉鸭养殖生产线,工人们正在紧张忙碌。
赤峰市云铜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电解铜生产线,技术人员在监看生产线机械臂作业。
赤峰市红山区福纳康公司化妆品原料车间,工人们正在紧张生产。
翁牛特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使当地生态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本报记者   刘国新   王塔娜   康丽娜 

  帅政   金泉   阿古拉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可以为老百姓织密民生福祉的“保障网”,为社会提供稳定预期的“定心丸”,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社会发展潜力打造“发动机”。

  一直以来,赤峰市始终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施政的出发点和高质量发展落脚点,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办,把改善民生落到实处,让民生保障不断延伸,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坚定不移改善人居环境

  火车缓缓驶入赤峰站,眼前出现一幢幢高楼。

  这片区域,几年前还是当地有名的棚户区——铁南棚户区,李克强总理曾经2次来此实地考察,推动棚户区改造。2017年,该棚户区改造全面完成,7300户居民全部迁入新居。

  铁南棚户区是赤峰城区内形成较早、居住最集中、面积最大的棚户区,大部分房屋年代久远、破损严重、面积较小。该地道路、供暖、排污等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居民出行难、取暖难、排水难、如厕难,安全隐患多。

  现在的铁南已经今非昔比,宽敞的道路,干净的社区,漂亮的楼房,还有洋溢着笑容的居民。

  老人李祥曾住在铁南十二栋,几辈人蜗居在漆黑的小屋里。现在,他住进了宽敞明亮的两居室,难掩脸上的幸福。他说:“搁在以前,我们出个门都费劲,现在我和老伙计们每天在社区里遛弯儿、打牌,生活特有奔头。”

  在城市主抓棚户区改造,在乡村则主攻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期间,赤峰市易地扶贫搬迁建档立卡人口共28527人。在“挪穷窝”的同时,该市千方百计帮助搬迁户“换穷业”“拔穷根”,让2.8万脱贫户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红山区文钟镇文钟村和二道井子村的搬迁,是该市易地扶贫搬迁的一个缩影,居民不仅搬新家,还有致富路。“原来村里路不好走,全是泥巴路,一年也出不了几次门。种地则全是山坡地,靠天吃饭,收入微薄,居住的土房是危房,离河套还很近,一下雨根本就出不来”,回想起过去的生活,用肖怀清的话来说,可以算是苦不堪言。看到现在搬迁点优越的居住环境,他笑言:“搬入安置点后,孩子读书方便,收入也提高了。政府发展冷棚配套项目,我承包了3个冷棚,1个冷棚年纯收入1万多元,和原来比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我要鼓足干劲不辜负政府的帮助,多赚点钱把日子过得更好。”

  多措并举发展职业教育

  发展职业教育,不仅能满足社会对能工巧匠的需求,促进就业,也可以为青年提供更多样化的成长成才路径,有效分流高考升学的压力,从而缓解“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

  赤峰市作为自治区教育大市,近年来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从职业教育痼疾入手,在体系建设、专业发展、内涵培育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赤峰数字创意产业实训基地,一群年轻人坐在电脑前熟练地操作着,有的在制作动漫游戏,有的在为影视作品进行后期加工,还有的在做平面设计。这群投身数字创意产业一年多的年轻人,其实还是赤峰市松山区职教中心的学生。"上学就有了工作。”这些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在校期间就参与企业生产,毕业后能直接入职。

  松山区职教中心校长王江说:“作为职业学校,我们一直注重校企双元办学、双师带徒,实行岗位专班教学,为产业培养人才。”近年来,赤峰市优化职业院校和专业布局,深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育人质量显著提升。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窄胡同”问题,赤峰市在中职、高职和应用型本科院校间统筹开展不同层次深度衔接,为人才发展构建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分段贯通培养经济社会发展亟需的各级各类技能人才。

  “赤峰市将中职与高职学校的重点专业对接,实行贯通培养。”赤峰市教育局副局长吕东辉介绍说,全市已确立中高职贯通培养专业31个,引导全市50%以上中职毕业生就近入读市内高职学校。

  赤峰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宁城县职教中心、林西县职教中心、克什克腾旗职教中心等旗县区中等职业学校共同组建教育集团,在这些中职学校建立分校,实现招生与就业、专业与课程、考核与评价的有效衔接。

  “立交桥”的建立,焕发了赤峰市职业教育的活力。2020年,赤峰市域内中高职贯通培养录取2485人,较2019年增长153%,市域内高职专升本338人,较2019年增长228%,中职、高职与应用型本科衔接招生规模均稳步扩大。

  凝心聚力守护百姓健康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直以来,赤峰市高度重视基层医疗体系建设,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前不久,位于赤峰市元宝山区宝山医院长廊内的“住院病人一站式服务处”正式投入使用。这个一站式服务处在原有住院登记、预交押金及核酸检测缴费、报销业务的基础之上再度整合,实现住院、出院及医保报销等“一站式”集中办理。

  该院医保科副主任张小雪向记者介绍:“患者在这个一站式窗口能办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商业保险,民政救助、财政兜底这一系列的信息,我们能互相交换,然后在窗口完成即时结算,省去了患者来回跑不同窗口不同部门这个烦恼。”

  元宝山镇塔卜乌苏村是一个移民新村,村里实施易地搬迁后,第一时间配套建设了村卫生室,经过标准化建设后,床位、设备设施、医疗技术人员、药品等软硬件齐备,村民就医非常方便。患有高血压几十年的刘素珍告诉记者,有了这个卫生室,高血压控制得更好了。

  “看病不用去北京,北京专家在宁城。”这是宁城县中心医院在当地百姓心中的地位。多年来,该医院准确把握京-赤对口支援项目,先后与北京宣武、同仁、友谊三家医院“结了亲”。持续25年的传帮带,加上自身努力,让该医院从籍籍无名小医院跃升为集医疗、科教、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乙等医院,不仅极大地方便了本县、临近旗县百姓的就医,甚至成为“邻居”辽宁省建平县患者就近就医的最好去处。

  该医院院长杨凤军介绍,市里对于基层医院的重视加上我们本身的努力,还有北京大医院的帮扶,是医院有今天成就的关键。

  急诊是一般县域医院的弱项,但却是该医院的强项,该医院形成了以120急救中心为平台,乡镇医生院为网络医院的联动体系。

  此外,为了更好发挥县域中心医院的职能,2016年,宁城县中心医院获得了自治区助理全科医生规培基地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的协同基地资质,依靠两个基地的建设,对乡镇和社区医院的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更基层医务人员的服务群众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草原号
   第06版:特刊
   第08版:出彩
   第09版:北国风光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评论
   第12版:收藏
把民生这个“国之大者”做大
绿色长城筑北疆
农家乐里乐享“两山”
“不干不行 干就干好”
柿业“红”果业兴乡村振兴路子“牛”
创新创出行业排头兵
沙地里种出致富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