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0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谨防“收藏品”掏空你的养老钱

  □本报记者  陈春艳

  将低价批发来的字画、钱币等物冠以“抢手”“稀缺”“限量”的名头,肆意夸大它们的价值和升值空间,同时以高价回购或帮助拍卖、代售等方式,诱使老年人高价购买。在披着文化公司“外衣”的诈骗团伙的推介下,许多老人在投资“收藏品”的过程中被一步步掏空养老钱。

  近日,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公安局楚古兰派出所成功侦破系列养老诈骗案。初步查明受害人达190余人,涉及资金500余万元。

  耄耋之年的王某某收到一张锡林郭勒盟某公司的礼品兑换券,告知其可以凭兑换券领取礼品。王某某在领取礼品过程中,被该公司销售人员以收藏品收益可观等说辞诱骗,多次在该公司购买钱币、字画等收藏品,共花费27万余元。

  民警侦查发现,涉案公司“客服”通过电话邀约或给老年人发卡片等方式,诱骗被害人到公司免费领取小礼品,老人到达公司后,嫌疑人多以老年人家庭生活为切入点,由专人对被害人进行“洗脑”,并根据被害人家庭状况推销不同种类的“收藏品”。从最初购买他们推介的藏品成为会员开始,老人就成了他们上演的“合买”“升级会员”等推销套路大戏中的“剧中人”,一步步陷入骗局,买来的藏品也无法出手变现。

  侦查后,民警逐步掌握了涉案公司的资金去向及运作模式,确定该案为团伙作案且分工明确。办案民警先后抓获该公司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捣毁1处诈骗窝点,收缴该公司从河南、沈阳等艺术品市场低价批发来的不具有增值和收藏价值的字画、纪念钞、玉器等“收藏品”千余件。

  锡林郭勒盟公安机关目前已核实案件40余起,在查实的受害者中,被骗最多的达60余万元,最少的也有上千元,许多人因此举债度日,心力交瘁、疾病缠身。

  此类新型犯罪隐蔽性强、危害性大、群众反映强烈,犯罪分子针对部分老年人精神孤独,大打温情牌,通过嘘寒问暖、发放小礼品等手段,逐渐取得老年人的信任,以有巨额回报为诱饵,推销低价或仿冒的“收藏品”,以此实施诈骗。

  警方提醒老年人群体,要提高识骗防骗意识,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的事情要三思,避免掉入诈骗陷阱。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广告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5版:读图
   第06版:鄂尔多斯
   第07版:科技
   第08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9版:经济周看
   第10版:法治
   第11版:先锋
   第12版:公益广告
体验“庭审现场”
吹响“平安哨” 织密防护网
“交巡融合”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为人间“烟火气”装好“安全阀”
谨防“收藏品”掏空你的养老钱
“大块头”有了宽通道
一纸检察建议消除河道安全隐患
服务送到心坎里 解纷步入“快车道”
巡回法庭进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