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1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罕见红定酱釉梅瓶

  □孟丽娜

  北宋定窑酱釉梅瓶收藏于江苏省金坛博物馆。梅瓶口径6.6厘米,腹径17.1厘米,底径7.5厘米,高22.7厘米。瓶口窄小,颈短肩宽,瓶身渐收,底部微微外撇,整体施酱色釉,外表泛黄色,又称为紫金釉,也称柿釉。因为釉料含铁,所以在高温中产生了类似铜器的质感。

  定窑是受唐代邢窑影响较大的一个窑系,创始于唐代晚期,终烧于元代。早在唐代定窑已烧白瓷,至宋代有较大发展,除烧白釉瓷器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文献称为“黑定”“紫定”和“绿定”,有毛口和泪痕等特征。毛口是覆烧口部不上釉,泪痕多见于盘碗外部,因釉的薄厚不匀,有的下垂形如泪迹。装饰有刻花、划花、印花诸种,风格典雅,对各地瓷窑有一定影响,曾出现不少仿烧定窑瓷器的瓷窑。

  关于定窑红瓷,宋代邵伯温在《闻见录》中记载:宋仁宗执政期间,一位大臣为了讨好后宫张贵妃,送其一件定窑红瓷梅瓶,仁宗知道后,斥责张贵妃贪财好利,将红瓷梅瓶摔了。大臣将定窑红釉瓷器送给张贵妃,可见定窑红釉瓷器在宋代的名贵。定窑红瓷的釉色不是鲜红,而是酱釉。在这之前,古人说瓷器上的红色、紫色,其实都是指酱釉色。当时人们根据“入窑千变”的说法将泛红的瓷器简称为红定或紫定,泛黑的瓷器称为黑定。这件北宋定窑酱釉梅瓶就是人们说的红定、紫定。

  梅瓶柔和均称的瓶体给人一种简单的弧线美,充分体现了小口梅瓶的挺拔秀丽,素雅清逸的瓷器风格是宋代瓷器崇尚简约的典型代表。

  定窑酱釉瓷器之所以产量稀少,这与它的烧造难度密切相关。文中定窑酱釉梅瓶出土于江苏省金坛市一个北宋墓墓穴,墓穴的主人叫孙昭德,家中历代为官,他在宋代熙宁三年死于润州延陵县,后来又迁墓到了金坛。该梅瓶的出土曾轰动一时,因为这种定窑酱釉瓷器全世界发现的完整器也不到10件。因为烧造单色釉瓷器胎体的原料比普通白瓷要求更严格,胎体外面只挂一层很薄的釉层,却要经过上千度的高温烧制,窑变极难控制,想要达到釉色纯正、通体一致、光润美观的效果难度相当大。因此定窑生产的酱釉瓷器主要以碗、盘、碟等小型瓷器为主,瓶、罐之类的瓷器因为太难烧造所以存世极为稀少。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国内新闻·广告
   第04版:国内国际新闻
   第05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家园
   第06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第08版:北疆文旅
   第09版:呼伦贝尔
   第10版:文艺评论
   第11版:出彩
   第12版:收藏
定州花瓷琢红玉
胡瓶来自丝绸之路
罕见红定酱釉梅瓶
白瓷​熏炉朱火青烟
妙绝的童子读书壶
精陶定瓷娃娃凉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