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迎来了10周年的庆典。在万众瞩目的阅兵式上,32辆崭新的坦克雄赳赳、气昂昂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主席等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坦克工业从无到有的辉煌进步。
内蒙古一机集团,正是新中国第一辆主战坦克的诞生地:1958年12月25日,在这里,一机人自己制造的中国第一辆中型坦克诞生。
在内蒙古一机集团展览馆,一辆参加过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阅兵的59式坦克静静地矗立在展馆显著位置,向世人述说着它的光辉历史。
时光倒回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坦克工业处于“零”的状态,虽然共和国举行过多次阅兵,但所用的机械化装甲车辆,几乎全是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缴获的战利品,因此,当时一些西方国家说我们的装甲部队是“万国牌”,甚至有的外国专家断言,新中国自己制造主战坦克需要20年。
为了改变中国不能自主生产坦克的情况,1953年5月,筹备组正式成立,确定工厂代号为“国营617厂”,也就是后来包头人引以为豪的“一机厂”。
1954年,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厂(内蒙古一机集团前身)在工业基础薄弱的塞外包头开始筹建。一大批来自大江南北的优秀科研人员、技术工人、大中专毕业生胸怀献身祖国国防事业的壮志雄心,汇聚钢城,拉开了中国人自己研制坦克的大幕。
1955年4月,工厂在茫茫戈壁滩上破土动工。没有先进的大型设备,施工全凭工人肩挑背扛,车拉马拽。戈壁荒滩,气候恶劣。建设者们搭起帐篷,以步代车,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硬是白手起家,从零开始,大胆探索,闯过了一道道技术难关。
从筹备到建成,3年时间,一座规模宏大、技术复杂的大型机械制造企业,在塞外包头拔地而起,书写了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页。
工厂在“边基建、边安装、边试制”的建厂方针指导下,开始了主战坦克的试制。而在当时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条件下,困难可想而知。然而,他们凭着一种信念,不靠“洋拐棍”,独立生产出自己的坦克,为中国人争光。工厂全体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干部,披着夜色上班,顶着星星下班,如饥似渴地边干边学。
1958年9月,主战坦克开始试制。当时试制条件还不太具备。除平炉炼钢、橡胶车间外,其他主要生产厂房土建工程虽已基本结束,可很多管道还没有安装好,大量工程还没有收尾,就连开工最早的联合车间,尚有50多项工程没有完成。职工虽已有8500多人,但其中有级工人只有2000多。老工人与高级工人尤为缺乏。
为了确保坦克试制任务按计划完成,工厂党委连续召开扩大会议,详细研究完成任务的保证措施。会议确定了“以主产品为纲,全面准备,全面检查,集中力量,突破重点,在完成十大部件试制定型的基础上,保证生产3台主产品”的生产方针,还提出了“奋战一百天,突破试制关,人人创奇迹,出车一至三”的口号。
同年10月中旬,五○○车间开始总装。在设备不齐全,零件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技术人员与工人们采用工序交叉的工作方法,争分夺秒,昼夜奋战半个月,终于在11月5日装出了1台“中苏友谊车”。这台中苏混合车共装配工厂自制零部件1600多项。
工厂全体试制人员借鉴试制“中苏友谊车”的经验,一鼓作气,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苦干,开始自制十大部件坦克的试制工作。所谓十大部件是指T-54A坦克上的炮塔、车体、水箱、主动轮、变速箱、行星转向机、高射机枪架、液压缓冲器、油水散热器、扭力轴。到12月中旬不仅完成了这十大部件的试制任务,而且还试制成功了诱导轮、负重轮、炮塔转向机和加温锅四大部件,把十大部件试制变成了十四大部件试制。
自制十四大部件T-54A中型坦克于1958年12月18日开始总装,仅用了7天时间,到12月25日就试制成功了,从此,结束了共和国不能制造主战坦克的历史。
1959年5月26日,工厂在总装车间隆重举行了庆国庆献礼主产品移交仪式。由工厂生产出的第一批坦克,比原计划总进度提前了一年,这个成绩标志着工厂已经由基建阶段过渡到以生产为主的阶段,标志着我国机械制造业有了很大的飞跃,也体现了一机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军工精神。
1959年10月1日,32辆59式主战坦克威武地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强烈的荣誉感使全厂上下欢欣鼓舞、斗志旺盛。
如今,内蒙古一机集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研发制造新型装备,坦克族谱不断丰富,现已形成了轮履结合、轻重结合、车炮一体协调发展,服务于陆、海、空、火箭军等多军兵种的研制生产格局,实现了涵盖战斗、保障、火力打击和一体化信息装备的拓展转型。各种新式装备在国庆阅兵式上屡次“亮剑”,接受几代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