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饱受饥饿之苦的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风险按下了“大包干”的红手印,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与此同时,在中国北疆内蒙古也发生两件关于土地的大事件,从此拉开了内蒙古农村改革的大幕。
滔滔黄河一路向东,途经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达拉特旗,43年前,达拉特旗耳字壕公社康家湾大队还实行着人民公社大集体的生产方式,社员们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土地上劳作,可是,分到社员手里的口粮年年不够吃。
康家湾地处丘陵沟壑区,土地贫瘠、居住分散。为了填饱家人的肚子,当时53岁的村民赵丑女冒着违反政策的风险,“承包”了康家湾大队的14亩土地。赵丑女与生产队签订了全国第一份农民个人承包集体土地的协议。
包种3年,赵丑女承包的14亩地产量很快翻了番,原来粮食单产只有200斤的耕地,平均亩产达到了500斤以上。3年下来,赵丑女家14亩地产出的粮食,几乎占了康家湾大队50多个壮劳力在80亩土地上产粮的一半。康家湾大队的这件事轰动了整个达拉特旗。时任伊克昭盟盟委书记的千奋勇亲自撰写了《包产到户是伊克昭盟农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坦途》,发表在报纸上。到1980年底,伊克昭盟73%的生产队实行了包产到户。
经过几次撤乡并镇后,康家湾如今划归树林召镇城塔村。城塔村党支部书记赵先荣目睹了这片土地的改革变迁。当年的康家湾大队80多亩耕地如今发展到6000多亩,大型机械替代了马拉犁车,农民种养殖业发展迅速,村集体经济有了收入,全村人都住上了新房,学校、敬老院、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日益完善。2020年,城塔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2万元。
无独有偶,1978年和1979年的冬春之交,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中滩公社给社员每人分了二亩半“口粮田”,在内蒙古率先实行了“口粮田+商品粮田”责任制。
1976年到1978年,中滩公社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00万到600万斤之间,亩产粮食不到110斤,不仅连续3年没有上缴国家粮食,反而年年吃返销粮。当时,农民一年劳作下来,人均年收入只有30元。其中,河上营大队的几个生产队,不仅分不到钱,还出现了倒挂现象:谁挣的工分多,谁就欠的钱多。中滩公社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吃粮靠返销、生活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社”,有些生产队多年来一直地缺种子、人缺口粮、牲畜缺饲料,因此又被称为“三缺社”。
穷则思变,为了解决公社的温饱问题,1979年初,中滩公社以党委决议的形式,把部分土地以“口粮田”的名义分到社员手中,明确“口粮田”的收获都归社员所有,开始了自上而下从“口粮田”到“大包干”的改革。中滩公社从此被誉为塞上“小岗村”。
翻开时任中滩公社副主任赵光辉的工作笔记,上面详细记录着:“分田到户的第一年,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我们下滩大队解决了吃饱饭的问题,人均年收入从36元增加到40元,年产粮食347万公斤,不仅不再要国家返销粮或供应粮,而且还向国家上缴了8万公斤‘爱国粮’,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就此结束。根据当初签订的‘分田到户五年不变’的政策,到1983年,人均年收入已达300元,年产粮食750万公斤,为国家上缴粮食162万公斤。”
如今,原中滩公社(现在的中滩乡)所辖村社不只在土地经营模式上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思路也愈加多元,而且还搞起了农家乐。
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和成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和当时农村经济发展困境决定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农村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前提,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亿万农民为改变农村面貌和自身命运,勇敢冲破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从而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就这样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中,开始一步一步坚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