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当人们还沉浸在跨入新千年的喜悦里时,频繁的沙尘暴却不期而至。3、4月间,中国北方地区连续发生了12次较大的浮尘、扬沙和沙尘暴天气。恶劣的扬沙和沙尘暴天气,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5月12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亲临多伦县,作出重要指示:“治沙止漠刻不容缓,绿色屏障势在必建。”
为了改善和优化京津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状况,减轻风沙危害,2000年国家启动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工程建设范围西起内蒙古的达茂旗,东至内蒙古的阿鲁科尔沁旗,南起山西的代县,北至内蒙古的东乌珠穆沁旗,东西横跨近700公里,南北纵跨近600公里,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省(区、直辖市)的75个县(旗、市、区),总面积为45.8万平方公里。其中涉及内蒙古4个盟市的31个旗县,工程区总面积36.9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1.9%,占全国京津风沙源工程区总面积的80.6%。
当时的内蒙古,是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分布有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库布其四大沙漠和毛乌素、浑善达克、科尔沁、呼伦贝尔四大沙地,荒漠化土地面积达9.14亿亩,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23.3%;沙化土地面积达6.12亿亩,占全国沙化土地面积的23.7%。内蒙古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把防沙治沙作为生态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防沙治沙重大工程为载体,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在实践中摸索出先造林后补贴、专业队造林等沙化土地治理模式,完善建设主体、经营主体、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四统一”和任务到户、产权到户、责任到户、补助到户、服务到户“五到户”的管理模式,有效调动社会各类主体参与防沙治沙的积极性。
依托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内蒙古规划建设一批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带动全区防沙治沙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赤峰市翁牛特旗集中治理土地沙化危害程度较重的区域,形成百万亩综合治沙基地。锡林郭勒盟多伦县集中人、财、物,建成百万亩樟子松基地。在加大推进防沙治沙力度的同时,内蒙古实施草原奖补机制,坚决制止和打击乱砍滥伐、乱采滥挖、超载过牧等破坏植被行为,预防土地沙化,使沙区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治理保护的同时,内蒙古还把防沙治沙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紧密结合,探索出多种类型的产业化防治模式,重点培育发展沙生植物种植与开发利用、特种药用植物种植与加工经营、沙漠景观旅游等产业,不仅逆向拉动防沙治沙,而且增强防沙治沙的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行政推动、政策促动、产业拉动、典型带动”的防沙治沙新路子。
多年来,内蒙古把沙源治理办成一项兴家立业的惠民工程。沙源治理工程兼顾综合效益,实行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把增加农牧民收入融入工程建设之中,创建出一大批优质高效的防风固沙、保水涵源、护田兴牧的“致富工程”。满山的绿色,储备了财富,使农牧民的收入在较长一个时期稳步提升。
2000年至2006年,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草原建设项目完成草原治理任务1.2043亿亩。2007年完成草原治理任务61万亩。
作为重点治理区的赤峰市北部沙区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生态屏障初具规模,生态效益开始显现,实现了从“沙撵人走,沙进人退”到“人撵沙走,人进沙退”的转变。锡林郭勒盟浑善达克沙地植被状况明显好转,长420公里,宽3公里,横跨5个旗县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防护体系初步形成,有效地控制了沙地南移。乌兰察布市阴山北麓长300公里、宽50公里的绿色生态屏障已基本形成,风蚀沙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近几年来,内蒙古共治理沙化土地7197.5万亩,占全国治理面积的40%以上,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内蒙古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以草原、森林保护为首要任务,大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库布其沙漠治理模式成为典范。林业建设、草原建设和沙化土地治理面积均居全国第一,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分别达到23%和45%,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实现“双减少”。
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实施20多年来,内蒙古生态环境越来越好。青山披翠,碧水蜿蜒,延绵千里的绿色屏障如同一道绿色长城正在有序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