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在革命战争中浴火重生,在建设和改革中砥砺奋进,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重大胜利。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我区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谋划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为祖国北部边疆擘画了发展蓝图总纲,为内蒙古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谱写新篇章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动力。
牢记殷殷嘱托,凝聚前行力量。踏上新征程,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守望相助、团结奋斗、一往无前,谱写“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新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内蒙古发展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内蒙古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2014年
2014年春节前夕,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来到内蒙古,视察边防哨所,参加冬季那达慕,走进企业社区,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奔波于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行程数千公里。立足内蒙古经济社会条件和历史发展脉络,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长远发展提出清晰的战略指引:
——希望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2017年
2017年,对内蒙古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作为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走过了70载征程。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激励着内蒙古和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矢志奋斗。
同年11月,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的队员们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总书记在信中勉励他们“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的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总书记的亲切关怀,温暖着内蒙古各族儿女的心田。
2018年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全票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说:“我选择在内蒙古自治区参加选举,表达了党中央对民族边疆地区的重视,体现党中央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发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总书记为自治区的发展开出了良方: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攻克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要采取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瞄准贫困人口集中的乡(苏木)村(嘎查),重点解决好产业发展、务工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医疗保障等问题。要完善大病兜底保障机制,解决好因病致贫问题。
——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2019年
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保护十分关心。2019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点谈了生态文明建设。
——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关系,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战略定位、体现内蒙古特色,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必须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
——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既是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也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要保持攻坚力度和势头,坚决治理“散乱污”企业,继续推进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城镇、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要抓好内蒙古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的生态综合治理,对症下药,切实抓好落实。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考察,深入社区、林场、农村、高校、机关单位,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就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考察,实地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要牢记初心和使命,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增强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在主题教育中要全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这个总要求,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通起来,努力取得实实在在成效。要加强督促指导,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开展不力的要及时批评提醒,出现偏差的要及时纠正。
2020年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书写了抗疫史诗。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无论面临多大挑战和压力,无论付出多大牺牲和代价,这一点都始终不渝、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初心使命,也是对党的奋斗历程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落实到做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去。
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内蒙古的同志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确保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
2021年
时光流逝,深情如一。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为我区在新征程新阶段推进亮丽内蒙古建设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要倍加珍惜、继续坚持民族团结光荣传统和“模范自治区”崇高荣誉,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大局。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要找准内蒙古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定位,深入分析自己的优势领域和短板不足,进一步明确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主攻方向,推动相关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因地制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扬长避短、培优增效,全力以赴把结构调过来、功能转过来、质量提上来。要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不断提升科技支撑能力。要深化改革开放,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要认真做好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要在各族干部群众中深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特别是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全面理解党的民族政策,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旗帜鲜明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凝聚“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合力。
——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嘱托犹在耳,奋进正当时。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嘱托,把“两个维护”落实在行动上,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书写内蒙古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