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怀为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包头市委、市政府秉承民生跟着民声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推进健康包头建设,打造高品质的城市环境,在民生事业的温暖画卷上,描绘着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的动人风景。
以优质教育助力人人出彩
一个家庭总想要借助教育的微风,让孩子把梦想放飞到更美好的地方。于是,教育便成了每个家庭最关心的事情。
“最近我们就在考虑孩子入园的事情,到底是上公立园还是私立园?食宿、活动场所、教育理念等等,都是我们考虑的因素。有时候选择多了,反而更纠结。”家住包头市青山区的李鹏,孩子明年才到入园年龄,最近就已经和爱人一起为选园忙碌上了。李鹏把这种“纠结”称为“甜蜜的烦恼”。
这种“甜蜜的烦恼”其实是包头市回应民生期待、破解“入园难”问题的衍生品。
曾几何时,一园难寻、一位难求,让家长伤透了脑筋。近年来,包头市以公益普惠为方向,在下大力气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力度,积极推行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办园体制改革,基本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化办园新格局,“入园难”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解决。
“优先发展教育”“打造全区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教育”,一项项举措、一个个目标,承载起了群众的期待,也搭建了让每个人人生出彩的平台。
教育德为先,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包头市把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融合,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孩子们打牢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根基。于是,在鹿城大地上,涌现出了赵文龙、杨惠迪、刘允墨这样的全国美德少年,包钢实验二小、包五中雷锋班这样的美德集体,包一中女排、包三十三中男篮这样的“包头名片”。
一个人的出彩,是其人生各个阶段所受教育的集中展示。只有拉长短板,才能让容量最大化,为此,包头市深耕群众呼声、学生需求,围绕教育的每一个阶段,补短板、提质量、强优势,实现了全市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以强带弱”“以城带乡”“学校标准化建设”,缩小了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扩大了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面,义务教育巩固率超过96%,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比例达100%。在强校“好上加好”、弱校“跨越转强”的表征下,是每一个孩子都享受到了优质教育的阳光。
做大金字塔塔基、做强金字塔塔尖。沿着这一普通高中发展路径,在包九中与土右旗民一中合作办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市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全部与农村牧区薄弱高中学校结成对子。每一名孩子,不管生活在城市还是农村牧区,都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高中教育。
近年来,包头市还践行“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思路,探索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以及资源共享整合的有效途径,并试点推行高中阶段教育“普职融通”改革,职业教育吸引力和竞争力持续增强。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2017年,包头市率先在全区开展高中分层教学改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中小学班主任职级制3项改革,高中增值性评价改革,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阳光招生、阳光分班政策,为教育的发展增添了动力、注入了活力、激发了潜力。
一点一滴的积累,跬步千里的跃升。如今,包头市正由“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飞跃,而鹿城的每一个孩子,也都能共享良好教育的芬芳,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
以全民健康助力全面小康
2020年,是注定在人类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的一年。
这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这一年,白衣战士挺身“逆行”,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用生命和汗水为人民群众筑起生命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患者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包头市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饱含责任和担当的医疗救治成绩单。这份成绩单,也反映出了近年来包头市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的“功底”。
1963个医疗卫生机构,19483张床位,27734名卫生人员;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覆盖面95%以上,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到99.9%以上;
被全国健康城市建设评价为进步最快的10个城市之一,各省份健康城市建设排名第一位的城市;
……
发展的“功底”,是在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过程中逐步夯实的。
“现在看病方便多了,挂号从网上预约,CT片从自助机上自己取,再也不用排队了……”在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刚从自助机上取完CT片的李先生对包头市现在的就医环境赞不绝口。
以医联体之“通”,破解群众看病之“痛”。分级诊疗的方式——通过医联体、双向转诊、预约挂号、无假日门诊、优质护理服务等举措,为包头市民提供了优质、高效、便捷的医疗服务,彻底疗愈了“看病难”。
“能在社区看的病,我绝不去大医院。”70多岁的市民朱先生退休后,与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签了约,在社区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可以享受一次免费的基本体检,有个头疼脑热的,朱先生就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
目前包头市已经建立了10个城市医疗集团、6个县域医共体,成立14个市级专科医疗联盟和6个自治区专科联盟,医联体覆盖成员单位共442家,基本形成了全市医联体网格化布局;全市11家三级医院与11家旗县区医院和固阳县的11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共派驻对口帮扶人员854人次,开展各类培训7761人次,门诊接诊62476人次,住院患者5670人次,开展手术2637台次,疑难病例会诊2972人次。
“能看病”与“看好病”之间,需要用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去跨越。
“救护车一响,一头牛白养;10年奔小康,一场病泡汤。”一场病,瞬间就有可能让一个小康之家成为贫困户。为了彻底消除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小康路上的“拦路虎”,包头市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保障及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并在全区率先实现了城乡医保并轨,实行统一的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使报销比例更高、范围更广。
“以前在医院看完病,我能不买药就不买。为啥呢?因为医院的药比药店里贵。可前些日子在包钢医院看完病后我发现,现在医院的药和药店的价格几乎是一样的,甚至有的药医院里还要便宜些。”王女士的儿子患有轻度抑郁症,儿子平时吃的药医院比药店一盒还便宜4元钱。
这4元钱,见证着全市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取消药品加成和实行药品采购“两票制”的成果。
越来越完善的医疗保障,越来越优质的医疗服务,越来越有序的分级诊疗,越来越便捷的就医方式,越来越丰富的诊疗手段,让群众“敢看病”“好看病”“看好病”逐渐成为现实,也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
如今,上学不花钱的幸福感、看病能报销的安全感,看得见、摸得着。
奋进新征程上,包头正以其勇往直前的勇气、披荆斩棘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追求,深耕教育树人,细作健康强体,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事业中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美丽包头,未来可期。
(本版图片均由包头日报记者宫伟恩、李强摄)
①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开学第一课。
②科技节上孩子们操控自己组装的
越野车。
③科技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科技的魅力。
④家庭医生让居民就医更方便。
⑤广场舞成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
⑥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