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4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居之城——科尔沁区

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

用文化墙装扮社区。 张山鹏 摄
通辽梅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航拍全景。
伯恩露笑蓝宝石生产车间。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添彩。
街心公园。张启民 摄
向“北疆楷模”任明德(右二)学习。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张启民 摄
社区广场,孩子的好去处。张启民 摄
  □白巧云  石颖

  走进草原新城科尔沁区,人们欣喜地发现这里正悄然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区,一条条街道宽阔整洁,一幢幢高楼鳞次栉比,一座座工业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一个个在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乡村,一片片新农村住宅错落有致,一排排养殖圈舍星罗棋布……

  党的十八大以来,科尔沁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突出创新驱动,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努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区域经济社会呈现出“进位提质、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持续上扬的经济曲线,坚韧沉着的发展定力,奋发有为的豪迈士气,洋溢幸福的灿烂笑容,勾画出科尔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彩画卷,谱写了科尔沁区科学发展率先发展的崭新篇章。2016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49.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9.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70.3亿元。

  富裕科尔沁区:以转型跨越推动经济大发展

  科尔沁区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工业基础差、经济总量小。近年来,该区按照“工业强区”的发展目标,注重转型升级,全面优化工业内部结构,三次产业逐步优化为10:48:42,全区工业经济迅速驶入发展的“快车道”。2016年,该区工业经济总量稳定增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3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户。

  科尔沁区立足自身实际和发展优势,聚力发展玉米生物科技、绿色农畜产品加工、铝及铝后深加工、新型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推进玉米加工产业向生产高端产品转型,从初级的淀粉、饲料加工,发展为横跨食品、医药、生物技术三大领域的高端玉米生物科技产业。着力打造小品种氨基酸研发生产基地,利用梅花生物在玉米精深加工行业的领先优势,不断提高小品种氨基酸的研发生产种类。目前,梅花生物生产的氨基酸类产品所占收入份额由2010年的4%提高到目前的30%。推进铝后精深加工产业向高端转型,引进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欣意电缆公司稀土高铁铝合金新型线缆生产项目,实现了“以铝代铜”的技术革命。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转型,高标准建设金锣集团50万口、华盟集团30万口生猪养殖基地,集约化、规模化养殖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标准,推动科尔沁绿色有机品牌创建,谷道粮原公司生产的绿色食品有机认证数量居全国第一,公司已成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指定检测单位。此外,积极引进内蒙古奇峰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伯恩露笑蓝宝石有限公司、内蒙古忠大铝业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入驻科尔沁工业园区,进一步集聚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能量。

  “无农不稳”。近年来,科尔沁区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使全区农业发展由广种薄收向精种高产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由数量型农业向数质并重型转变。2016年,全区完成总播面积230万亩,节水高产粮食功能区达到195万亩,土地流转规模达到65万亩,粮食产量稳定在34亿斤以上,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481元。

  目前,科尔沁区市级以上农牧业龙头企业达到40家,新增自治区级专业示范合作社4家,推动680家专业合作社实现了规范化建设,65%的企业与农户建立了紧密型联结关系。金锣食品、余粮畜业等企业的发展带动了畜牧业产值的不断提高。中联e帮、好意买等电商企业积极扩展农村市场,农村服务站点达到203家,解决了“优质工业品下乡”和“绿色农产品进城”最后一公里问题。

  同时,科尔沁区认真贯彻自治区、通辽市的工作部署,坚持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网”同建,全面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夯实发展根基。投资10亿元新建农村道路近1600公里,进一步打造便捷、安全的农村公路网络。坚持铁、公、机“三管齐下”原则,全面构建交通新格局。加快推进京沈高铁二期征拆,启动实施高铁站前广场工程,高标准规划铁南高铁经济区,大力发展高铁经济;投资2.6亿元,完成民主南路、昆都仑南路及150公里的通村水泥公路建设工程,建设更加完善的公路网络;扎实做好通辽机场改扩建项目征拆工作,大力发展民航业。

  魅力科尔沁区:以文明创建推动环境大改善

  漫步科尔沁区大街小巷,处处如沐春风般舒适、安逸。一场旨在打造整洁美观的市容环境,培育谦恭礼让的文明市民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行动正在这里火热进行。

  干净整洁的市容市貌是一座城市最直接的名片。近年来,科尔沁区从开展卫生保洁到清理占道经营、从拆除违章建筑到消除非法广告,全面对影响市容市貌的难点问题发起了“总攻”。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生活环境美化工程、城市顽疾治理工程。对所有街路进行排查,推进路面完善工程;对全区的行车道、检查井、人行道及老旧破损侧石进行改造。结合城市街路综合整治,实施沿街建筑立面楼体亮化工程,提高主要街路路灯安装率、亮灯率。改造污水、雨水管网,将排水管理系统接入数字化城管系统。规划建设、改造一批公园绿化带,进一步扩大绿化规模,提高园林绿化质量,方便市民。大力开展清捡沿街沿路软包装废弃物、清理卫生死角、整治楼道、庭院卫生等整治活动。针对乱堆乱放、占道经营等城市管理顽症,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实现城市管理常态长效化。据了解,2015年10月以来,共清运垃圾53余万吨,拆除私搭乱建18030余处;清理小广告105万余处;粉刷美化墙体280多万平方米;硬化街巷210多万平方米,建设美化围挡近6万延长米。

  文明是一座城市另一张醒目而又温情的名片。科尔沁区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大力传播文明新风,弘扬志愿精神。组织科尔沁区54支志愿服务队伍,围绕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关爱弱势群体、青少年学雷锋志愿服务等8大志愿服务主题开展学雷锋系列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各街道、科局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专业志愿服务进社区、在职党员进社区、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截至目前,已注册志愿服务队伍51支、65000余人,服务类别达40余项。

  随着文明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科尔沁区实现了美丽的“蝶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功能逐步完善,市民素质日渐提高……文明创建给生活在这座草原小城的群众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

  幸福科尔沁区:以城建项目推动民生大发展

  为更好地规化建设通辽市,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作为主城区的科尔沁区积极推进城建重点项目房屋征收、“拆墙透绿”、集中整治宠物市场经营等多项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目前,科尔沁区6个城建重点项目房屋征收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建国街道投入8台钩机,仅用3个昼夜时间,完成了五家子社区278户和二粮库一期13户的签约拆除工作,并投入60辆运输翻斗车进行建筑垃圾清理工作。先后清理垃圾2700余车、65000余立方米。二粮库二期的22户已完成签约16户。飞机场出口沿线两侧各100米,总面积340亩绿化美化工程已开始建设。金龙苑以北区域棚户区改造项目区,总征拆户数525户,今年5月底,政府攻坚81户,其中楼房38户、平房43户,已完成拆迁57户。城市之星房屋征收项目区共计拆迁72户,5月初已全部达成签约。鹏通花园二期棚户区改造项目区于2011年启动,共计拆迁房屋422户,其中平房4户,无供热楼房418户。

  同时,科尔沁区按分类施策,对市区内全面实行“拆墙透绿”行动,限期拆除私搭乱建等违章建筑,彻底告别“大院围墙”。明仁街道联合城管部门,对民主路立交桥附近一家临街违建超市进行了拆除,拆除面积达300余平方米;霍林河大街三角公园市场处临街违建面积约1000平方米,多达84户、违建拆除后,恢复了通道,实现了还路于市民;和平路与新兴大街交会处以北地带,工作人员拆除了院墙四周数百米的铁护栏。

  霍林河大街东出口零公里处是科尔沁区建设的重点区域。2014年5月份开始,对霍林河大街东出口进行道路拓宽改造,街道南侧零公里违规占地近10000平方米,有征拆剩下的老房子、企业改制遗留的楼板房、违法圈养大型宠物犬场地,以及违法广告牌匾等。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科尔沁区加大整治力度,联合公安、工商、农牧、城管等多个部门综合执法,对违规建筑负责人进行规劝,要求积极配合政府工作,尽早达成协议,保障拓宽改造工程早日通车。

  在一个个城建项目有序建设的同时,科尔沁区注重加强城市管理,全面提升环境质量。实行全天候、无缝隙保洁管理,努力做到“两个不见、四个一样”,即:晴天不见土,雨天不见泥;白天和晚上一样,节日和往常一样,平时和检查一样,巷道和主街一样。坚持精细化,彻底清除城市“牛皮癣”。严格实行划行归市,进店经营,切实解决乱摆乱放、占道经营等影响市容市貌、交通秩序的突出问题。并大力实施绿、亮、畅、美、净“五化”工程建设,不断改善城市环境。

  大规模的建设、大手笔的规划、大力度的管理,使科尔沁区的城市环境、功能、品位全面提升。如今的科尔沁区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变活了,变得更宜居了。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科尔沁区委宣传部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宜居之城——科尔沁区~~~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2版:要闻
   第2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3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4版:要闻
   第4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刊
   第5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6版:特刊
   第6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7版:特刊
   第7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8版:特刊
   第8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特刊
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