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5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的乌兰察布:八面来风 万马奔腾

青山绿水掩映下的霸王河公园。 王俊平 摄
四通八达的马路。 王捷 摄
集宁现代物流园区。 商宣 摄
建在玄武岩上的国家园林城市。 薛瑞平 摄
城中有园,园中有城,集宁新区一角。 常晓萍 摄
  □皇甫

  8月3日,内蒙古境内首条高铁——张呼客专(乌兰察布至呼和浩特东段)正式运营,乌兰察布率先迈入高铁时代;

  7月22日,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乌兰察布,该市成为举办各类国际国内大型会展的理想场所;

  4月25日,首趟俄罗斯至乌兰察布中欧班列抵达乌兰察布市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这意味着内蒙古首次实现中欧班列重载返程,目前已开行20趟;

  去年10月,颇受外商青睐的雅宝路商城出现在了乌兰察布市的地图上。

  ……

  一件一件大事使乌兰察布市这个昔日名不见经传的塞外小城名声鹊起,一次次让世人刮目相看。究其原因,缘于乌兰察布市实施“三大开放合作”战略,缘于乌兰察布的现代物流产业迅速崛起;缘于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在此交集!

  “三大开放合作”战略 让这座城市机会多多

  乌兰察布市地处晋冀蒙三省交界处、内蒙古沿黄沿线经济带和呼包鄂经济圈结合部,联接东北、华北、西北三大经济区的重要节点,是自治区北开南联的交汇点、我区东进西出的“桥头堡”……优越的区位交通,成为该市发展的巨大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时嘱托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守望相助。守,就是守好家门,守好祖国边疆,守好内蒙古少数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园;望,就是登高望远,规划事业、谋划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相助,就是各族干部群众要牢固树立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思想,各族人民拧成一股绳,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乌兰察布市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二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践行“五大发展理念”,市委掷地有声地提出:大力实施“实施蒙晋冀(乌兰察布、大同、张家口)长城金三角、融入京津冀、对接俄蒙欧三大开放合作战略”,把“围绕首都、依托首都、保障首都、服务首都、得益于首都”作为发展定位及加快发展“四个农牧业优势产业”,壮大“六个工业支柱产业”,培育“六个新兴服务业”,构筑“六个基地”,打造“三个中心”,坚决打胜脱贫攻坚和五城联创“两个攻坚战”,努力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与全国、全区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由此,一场实施开放合作战略在乌兰察布落地生根,并成为该市发展的巨大潜力;同时,该市借力借势求发展,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足了功夫,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并实施“五城联创”工程,全市上下群策群力,目前该市已斩获“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也正在等待验收,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新城展示在人们眼前。

  “集宁新区的几个楼盘,如山水文园、翡翠庄园、瑞宁等楼盘,北京等地的购买者占到15%——20%。直接拉动了楼盘价格上升。高铁通了,我们这的楼盘更抢手!”日前,集宁区房产局局长李小琳高兴地对笔者说。

  物流业迅速崛起  

  一条内连华北中原

  外连蒙俄的商贸通道在这里“接口”

  “中欧班列开通对我们企业来说太好了。虽说目前我们出口的电子材料的对象是日本,但我们的下游企业的产品如电容器是出口俄罗斯的,每年有20多个集装箱吧;目前我们正在关注对接中欧班列,我们企业正在准备拓展市场,明年,我们的产品将出口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到时候,我们就能在家门口搭乘中欧班列,时间、运费会省了许多。”内蒙古海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副总朱益辉说起中欧班列滔滔不绝。这家企业是集宁区从江苏南通引进的,是乌兰察布市、自治区的创汇大户,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达1700万美元。自中欧班列开通以来,不仅本土企业,外地企业前来考察的不断。

  自乌兰察布市确立“三大开放合作”战略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有所作为,如设立了海关,成功申报中欧班列节点城市;积极申请设立集宁现代物流园区综合保税区;与蒙古国接壤的善丹呼日勒口岸前期建设工作有序开展,部分通往口岸道路已先期建成,目前正在积极争取口岸补列入国家、自治区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海关监管场所建设取得突破。今年,集宁现代物流园区、乌兰察布临空产业园区、万益物流园区、鸿达兴业集团、北方食品药品园区等拟建设保税库中,集宁现代物流园区、乌兰察布临空产业园区、鸿达兴业集团正在进行规划设计;万益物流园区保税库正在进行建设;北方食品药品园区保税库已建成获批。

  被列为自治区级的集宁现代物流综合园区、乌兰察布庙梁综合物流园区等一个个物流基地正在提升中。总投资9.7亿元、占地242亩,以发展国际货物贸易、中转、保税、加工、集散、配送以及国内货物对外出口集散为主的对外贸易基地——“七苏木中欧班列枢纽物流基地项目”,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土石方工程,已初步具备开通运营条件。集宁现代物流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王义介绍:“乌兰察布是唯一被列为中欧班列主要铁路枢纽节点城市的非省会城市,集二铁路被列为中欧班列中部干线运输通道。按照境内境外园区互动的目标,目前我们正在申请中欧班列中线,启动境外园区建设,规划在乌兰巴托、乌兰乌德建设物流中心,打造中蒙俄‘三乌(乌兰察布、乌兰乌德、乌兰巴托)通道’,到那时,乌兰察布市就是我区乃至我国向北开放重要的枢纽基地。” 据了解,此项目已成该市发展的风向标,68个商贸物流项目正在建设中。 

  “我市与曹妃甸港共同打造的西北地区内陆港,8月初就可运行,这样从蒙古国、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盟进来的煤经过洗配,数字配送,实现煤炭、铁合金物流与港口的联动,乌兰察布市到时就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煤炭集散地。”乌兰察布市商务局局长张文元高兴地说。今年初,该市积极推进庙梁物流园区与天津港、曹妃甸港的合作,今年5月,天津港决定建立乌兰察布物流基地;2015年12月,曹妃甸港在该市注册成立了曹妃甸港内蒙古多式联运有限公司。

  以俄罗斯、蒙古国木材为主要原料的中国北方重要的森诺木材加工产业园区建设进展顺利,园区总投资131亿元,集木材的精深加工、产品制作、展示中心等于一体,将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产业链。

  乌兰察布蒙中水泥有限公司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投资8.4亿元建设了年产100万吨水泥的生产线,为该市企业今后对蒙古国的投资积累了经验。

  借助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集宁机场已与全国17个城市通航,该市正在积极打造国际货运航空港,机场临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已完成,今年将进行一期基础设施建设。一期规划建设面积16.80平方公里,将建设机场海关和货物商检、检疫、边检办事机构,依托乌兰察布机场,开展对蒙俄东欧的货运包机服务,实现乌兰察布机场国内外货物10小时通关,联通京津冀,面向俄蒙东欧开展全方位空中客货服务。

  开放就是机遇,合作就是红利。物流产业在乌兰察布市成为支柱产业,已打通了一条向内直接华北、中原,向外连接蒙俄的商贸通道。

  人流涌动

  以产业集聚人才 以商贸旅游吸引往来客源

  “曾几何时,乌兰察布给人的印象是地上无草,地下无宝的穷地方。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80年代初,乌兰察布外流人口激增,流向山东、乌海、呼包等地,据统计,将近有70万人打工在外。”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局长赵剑平说起过去痛心疾首。  

  今年28岁的胡开强自6月入职华唐乌兰察布大数据呼叫中心后,那个高兴劲甭提了,由于业务对口很快就升任公司业务主管, 小小年纪管理着160多号职工。然而前几年,胡开强虽说怀揣北京邮电大学名牌文凭,可村里的父母无力支持他创业,他只能北漂。如今,类似他这样的大学生,“华唐”一下就吸纳了1000多人。

  为了吸引人才落地,乌兰察布市在围绕产业培养人才、吸纳人才上下了血本。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师英介绍,“数据人才培训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并对进入人才储备库的人才发放补贴,标准为500元/人/月,补贴期为6个月。按照计划,乌兰察布市今年共计培训大数据人才3000人,但报名人数突破了8000多人。”还有“金蓝领”品牌乌兰美培训,乌兰美自成立至今年6月底共培训学员35期,达6125人,学员涉及八省市区。  

  正是有了这样的培训力度,一时间吸引来全国各地的年轻人来这里创业,也吸引来一批企业投资兴业 。“为解决人才瓶颈,乌兰察布市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制定出台了《乌兰察布市2012——2020年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为引进人才提供制度保障,现在乌兰察布市人才开始回流。”赵剑平说。

  据了解, 截至目前,该市九支人才资源总量突破36万,比2012年的11万人增长了2倍多。特别是近两年,该市通过项目合作、专题培训、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途径,共引进培养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职称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260多人。目前,已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新型研发机构2个,企业研发中心6个,工程技术中心2个,依托院士工作站开展以才引才,共引进博士25人,其中院士3人,教授或研究员14人。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数量都取得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技能人才总量由2010年的47944人增长到2015年底的69246人,增长44.4%。其中,高技能人才由2010年的20502人增长到2015年底的33484人,增长63.3%。

  与此同时,该市实施的全域旅游更是掀起一股乌兰察布热。今年全市按照“一心两翼”规划布局,重点是做强中心城区、做靓草原、做足山水、做热冬季、做活文化,实施了集宁要塞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集宁战役红色纪念园、玫瑰园风情小镇等亿元以上重点旅游项目29个,总投资312亿元,目前已开工20个,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并举办了首届冰雪艺术节、京津冀百家旅行社走进乌兰察布等旅游节庆及推介活动,开通了呼和浩特——集宁——二连浩特“口岸号”、北京——乌兰察布“草原列”等旅游专列。上半年,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737万人次,同比增长17%,实现旅游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26.7%。

  来此旅游的人倍增,购物的人也是车水马龙。就拿新雅宝路商城来说,自商城开业以来,这个重要的贸易交通枢纽草原城市已吸引了3700多位来自俄罗斯、蒙古国、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和地区的采购商;截至2017年7月底,中国新雅宝路商城采购总额约1620万元;今年上半年出口额已达300多万美元;国际皮革城更是创出总销售额约3.5亿元、客流总量达70万人次的好成绩。

  难怪乌兰察布市人社局副局长郭海云说,“这几天,在我们这里真是一铺难求啊!自治区人才工作会议想在乌兰察布市举办,联系了所有宾馆,连8月下旬都已预订满了。” 

  信息流打通最后一公里

  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异军突起

  “正在后厨操作的师傅,请戴上口罩!”在乌兰察布市某餐饮企业的后厨内,正忙着做开业准备的员工,听到了上述操作安全提示。

  这就是乌兰察布市的“互联网+”食药监管模式。监控系统一边连接食品药品经营企业场所的摄像头,另一端连接的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借助手机APP和监管平台实时全程监管。这仅是乌兰察布市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产业的一个缩影。

  乌兰察布地处北纬42度是国际公认的云计算产业发展的“黄金纬度”,乌兰察布正好位于其上。该市交通便利,电力供应充裕,网络优势突出,服务功能完善,地质结构稳定,气候寒冷适宜。全年平均气温4.3℃,PUE值(数据中心消耗的所有能源与IT负载使用的能源之比)在没有任何措施的情况下小于1.26,运用综合措施可达到1.1,这在全世界数据中心中属于极高效率。

  天时地利人和。近年来,乌兰察布将云计算、大数据产业作为大力引进和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并着力将其培育为全市的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草原硅谷”。

  2016年7月,华为云数据中心在乌兰察布信息产业园落户并正式投运。数据中心一期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可承载1500多个机柜,2万台服务器。二期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可承载1万多台机柜,设计PUE为1.1。据介绍,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将成为华为公司中国两大数据中心之一。

  乌兰察布华为云数据中心全部投入运营之后,可实现由输出能源到输出信息的转变,有利于发展以人力外包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其形成巨大的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集聚区和产业园区,可辐射华北地区。云数据中心还可承接京津地区的IT基础设施外包、超算、GIS等业务,同时带动大型央企、互联网企业将备份冗灾需求落地乌兰察布云计算产业园。仅云数据中心本身年产值预计可达到3—5亿元,同时预计带动云计算产业园区及乌兰察布相关信息产业产值增长达到20—30亿元,将有力推动乌兰察布市云计算产业的发展,对促进乌兰察布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苹果公司、中基凌云、精功集团等一批数据中心项目正在进行洽谈和稳步推进中,云数据中心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华为入驻乌兰察布,也吸引了中国一批云计算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合作。2017年5月初华唐在乌兰察布落地呼叫中心,目前投入运营1000多个呼叫席位,按照三班倒计算,可提供3000多个呼叫席位,预计到明年可提供1万多个呼叫席位;北京鸿联九五信息产业有限公司2000席位呼叫中心的落户;7月28日,该市又与九次方大数据信息集团有限公司签署建设中蒙俄大数据中心战略合作协议。 

  与此同时,大数据开始进入寻常百姓。乌兰察布集宁新区景泰花园居民王女士感慨万分,她说:“现在生活比以前方便很多,购物、进出小区一张卡就可以办到。”这个小区作为该市“智慧小区”的示范小区,小区里智能储物柜、智能充电桩、自助洗车机等智能硬件设备一应俱全。

  智慧小区项目主要包含建设12345市民服务热线,整合各相关单位的服务热线和信息资源,打造 “一号通”非紧急求助服务平台,以及建设智慧小区“推送宝”云平台。“推送宝”云平台为业主实现帮扶呼叫不离床、不满投诉不离床、居家维修不离床、控制家电不离床、人车定位不离床、缴纳费用不离床、找发信息不离床、电商订购不离床、小额存款不离床9不离家服务。目前已在集宁区选择10个小区开展样板工程,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全面覆盖。

  更让眼前一亮的是,今年起,中国创业创新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乌兰察布;两届的双创会为乌兰察布市搭建了人才、项目汇集的平台。今年为期5天的创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领导、两院院士、专家学者、领先企业与投资机构负责人及优秀创客集聚一堂,围绕“新需求、新业态、新动能”主题,探讨创业创新前沿趋势,共话“双创”事业深入发展。中国科学院、清华同方、高通、英特尔等200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和企业参展,全方位展示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无人机、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等领域发展趋势和“双创”成果,为“双创新都”乌兰察布铺陈了一场前沿科技和新锐思想交融的盛会。蓝信移动(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婷婷说:“这已经是我们第二次参加创博会了。乌兰察布市政府在政策上、产业孵化、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我们大力支持,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机遇。”  

  资金流涌入

  日渐活跃的金融产业助推经济发展

  6月3日,总投资40亿元、总用地2174亩,、我区今年启动的第一个大型文旅项目——集宁要塞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工建设;

  5月2日,总投资17亿元占地1万亩的香岛光伏电站项目并网发电;

  3月28日,总投资40.6亿元,集宁南沙河综合整治及地下综合管廊同步建设工程开工……

  据了解,今年,乌兰察布市计划实施亿元以上重点项目285项,总投资达1787.53亿元,其中 ,续建项目167项,新建项目118项。截至6月底,开复工项目226项,完成投资154亿多元。

  “咱们贫困地区,哪来的那么多资金?”百姓纷纷议论到。

  “一是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二是招商引资,三是积极争取京蒙帮扶。”乌兰察布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辛舒说。据介绍,截至6月底,该市争取上级预算内投资11.5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95亿元;争取2017年建档立步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自治区级投融资主体统筹安排资金66445.6万元。上半年全市审批核准备项目365项,总投资443.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经过积极争取,自治区在乌兰察布市设立了绿色农牧业生猪产业发展等专项基金,全市3年滚动计划储备项目共1329项,总投资3412.9亿元。再者,积极招商引资,上半年,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共107项,到位资金75.83亿元;其中积极开展承接北京非首都疏解和产业转移对接工作,到6月底,与北京企业、园区等签署项目协议55个,签署协议项目总投资321.8亿元。

  “以前我们确实不懂金融、基金,错过不少好机会,现在,我们抓紧补上这一课,加强对外开放,打造合作平台,拓宽融资渠道,助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乌兰察布市金融办主任王海军说。

  据了解,该市从2016年起积极加强与各类金融机构的沟通联系,积极拓宽融资渠道,2016年末,全市社会融资总规模过1100亿元。其中,辖内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613.70亿元,较2010年的241亿元增加了372.7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85%。辖外15家机构为乌兰察布市融资,融资余额329亿元,较2010年1家机构(国家开发银行内蒙古分行)40亿元,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基金、债券、融资租赁等方式融资150多亿元。各类资金主要流向重点产业、民生工程、中小企业、金融扶贫、三农等多个领域。

  王海军掰着手指高兴地说,“如该市与华夏银行合作设立综合物流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基金,基金总规模为38.1亿元,资金主要用于乌兰察布市综合物流产业园区运煤专线项目、博源兴和庙梁铁路专线项目建设。建设银行对该市雏鹰集团百万生猪产业化生产项目授信15亿元,放款7亿元。”更让他欣慰的是,通过金融支持龙头企业,带动重点产业发展这一模式,拉动就业,使农牧民增收创收。位于四子王旗的内蒙古中加生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2011年成立,资产总规模仅为700多万元,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2016年末,营收达到8700多万元,净利润达到2600多万元,辐射周边农民2.2万人,人均可增加收入7000多元。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促使该市形成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产业集群,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的马铃薯高科技示范区,促进全市乃至全国的马铃薯产业化发展。

  “我们企业是搞种薯研发的,必须有自己的基地才能保证质量,通过流转贫困户的土地、雇用贫困户以及与农户合作3种方式,既发展壮大了自己,又帮助贫困户脱了贫,这是双赢啊!” 该公司董事长秦国华掰着手指精细地算着。

  “要不是有‘中加’,哪能安稳。我父亲得了癌症,二姐常年瘫痪在床,母亲去年下地窖遇窖塌去世,全家欠下20多万元的外债。我家20多亩地租给了‘中加’,我也在‘中加’得到一份销售的工作,每月工资3000多元,日子好过了,还清了一部分外债。”说起现在的变化,今年31岁的李惠强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

  围绕进一步的开放,在最近召开的乌兰察布市四届四次全委扩大会上,市委书记杜学军描绘出下一步的开放合作轨迹:“ 把旅游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和重要目标,以开放带动旅游,以旅游促进开放,以人流带动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快速聚合,促进地区思想观念、文明素质、开放包容意识的快速提升,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常言道,视野决定格局,如今开放的乌兰察布八面来风、万马奔腾,在新一轮发展浪潮中奋力前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2版:要闻
   第2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3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4版:要闻
   第4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刊
   第5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6版:特刊
   第6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7版:特刊
   第7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8版:特刊
   第8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特刊
开放的乌兰察布:八面来风 万马奔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