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6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着眼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突破 推动全区妇联改革确有实效

土右旗萨拉齐镇妇联召开轮值主席会议。
陈巴尔虎旗牧民妇女在妇女之家阅读刊物。
科右前旗乌兰毛都苏木第一届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在认真阅读材料。
基层妇联干部组织妇女群众学习。
乌拉特后旗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们在选举表决。
自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胡达古拉深入联系点与妇女群众亲切交流。
土左旗道试村妇女代表大会上,代表们正在投票。
呼伦贝尔市流动妇女之家组织妇女开展活动。
  改革,让妇女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妇联组织,就是要团结凝聚引领好妇女群众听党话、跟党走,做到一呼百应,夯实党执政的妇女群众基础。

  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提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要增强自我革新的勇气,在群团组织中深入推动思想教育、问题整改、体制创新,转变思想观念,强化群众意识,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水平。新思想新要求,为新形势下妇联组织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当前,在全区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区妇联组织抓住机遇,迎难而上,围绕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去除“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的要求,深入推进了妇联组织改革。只有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才能完成党交给妇联组织的政治任务,才能满足妇女群众日益多样性的利益诉求,才能使妇联组织和妇联干部在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组织架构、工作方式、能力素质等方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苏木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嘎查村妇代会改建妇联、网上妇女工作、联系服务基层妇女群众……一项项改革举措有力度、见实效。包头市土右旗基层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还成为全国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的范本。

  妇联组织改革,实现了组织覆盖、队伍壮大、机制健全、服务精准、群众受益和多方共赢,不仅使基层妇联建设得到前所未有的夯实,更使基层妇女工作空前活跃,妇女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实现了更好地把广大妇女群众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凝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伟大实践中,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内蒙古自治区“半边天”的智慧和力量!

  自治区党委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妇联工作,特别是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之后,及时召开了自治区党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导制定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改革方案》。全区各级妇联组织按照“增三性、去四化”的改革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层妇联组织“四缺”问题,精准发力,从扩组织、壮队伍、强阵地、保经费入手,深耕基层、夯实基础,大力推进妇联改革在基层落地见效。

  试点先行,全区苏木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及嘎查村“会改联”改革工作走向纵深。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自治区妇联从土右旗试点入手,带动各级妇联组织创造出各类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模式。2016年9月,全国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创新推进会在土右旗召开。试点工作的成绩得到了自治区党委和全国妇联的充分肯定,试点工作经验在全国和自治区全面推开。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自治区妇联选取不同区域,分类指导了牧区、农牧区、林区苏木乡镇妇联基层组织建设改革工作。通过现场会、调研督导、宣讲指导、规范流程、按月调度等多种措施,进一步健全了苏木乡镇和嘎查村级妇联组织,织密了基层组织网络,基本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无缝隙的基层妇联组织格局。半年多来,这项改革工作完成率近1/3。到今年年底前,苏木乡镇妇联改革将全面铺开,嘎查村社区“会改联”工作基本完成。

  开门纳贤,逐步壮大基层成员队伍,有效解决妇联工作力量“倒金字塔”问题。通过改革,4万多名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女骨干、女能人、女带头人、女先进典型进入到基层妇联组织队伍中来,成为妇联执委或兼职副主席;有200多个苏木乡镇妇联组织有了专职主席。她们担任苏木乡镇副科级实职或享受同级待遇,部分还进入了苏木乡镇领导班子。

  重心下沉,切实转变改进妇联干部工作作风。立足提升联系服务妇女工作能力水平,自治区妇联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入开展五级示范抓引领、广泛联系服务基层妇女工作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作用的意见》《内蒙古自治区妇联执委联系服务工作制度》和《内蒙古自治区妇联引导联系服务团体会员工作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制度体系。改革以来,全区上万名各级妇联干部深入到基层,走进上百万妇女群众中,面对面地了解需求,为她们办实事、解难事。

  授人以渔,适应改革工作新要求。自治区妇联加大培训力度,举办了多期改革、新媒体等专项工作培训班。首次对全区所有旗县(市、区)和苏木乡镇妇联主席进行普遍轮训;5年内完成培训1.5万“妇女之家”负责人、嘎查村妇联主席,为推进基层改革充实了人力资源。

  增效提质,推进“妇女之家”建设日新月异。全区1.3万个“妇女之家”正在按照改革要求,真正成为了基层妇联组织开展工作的阵地和窗口,基本形成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身边一个家”的妇女工作格局。此外,还联合自治区财政厅,推动落实了自治区、盟市、旗县(市、区)和苏木乡镇妇联“妇女人均一元钱”专项经费。

  职能优化,畅通工作运行机制。根据对妇联组织和妇女工作的改革要求,自治区妇联对机关和事业单位职能进行了调整优化,有效推进了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网上妇女工作在内的各项重点工作取得了新成果,形成了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妇联工作新格局。自治区妇联官方微信公众号“北疆女声”2016年2月上线以来,已有粉丝40万,总阅读量1192万,传播力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并与各地124个妇联微信公众号联合形成“北疆女声”新媒体矩阵。超半数旗县区以上妇联开通微博并全面入驻“今日头条”等新媒体平台,覆盖人群超过480万。据不完全统计,全区以妇联干部为群主的工作群11945个、联系群8940个,覆盖群众349942人,直接联系服务妇女群众达145.26万人。

  典型做法

  土右旗:

  “三联三化”

  让基层妇联组织

  活起来

  土右旗按照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的原则,从“建组织、扩队伍、强服务”上入手,突破现有的组织构架和服务模式,探索形成了基层妇联组织“三联三化”(“三联”指妇联组织联建、人员联管、活动联办;“三化”指立体化区域架构、最优化区域队伍、多样化区域服务)工作机制,在土右旗形成了以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为基础,以“妇女之家”为平台,以专职妇联干部为骨干,以专职、兼职和挂职以及社会工作者、巾帼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队伍为依托,覆盖体制内外,更多地考虑广泛性代表性的不同利益群体的组织架构,实现了有妇女的地方就有妇女组织,有妇女组织的地方就有妇女工作开展,有妇女工作的开展就有妇联组织发挥作用,使基层妇联组织真正成为了基层党组织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土右旗试点经验,在妇联组织的“神经末梢”敏感起来、“毛细血管”通畅起来方面的探索,不仅为包头市、为内蒙古自治区,也为全国妇联创造了很好的经验,不但在土右旗召开了全国妇联乡镇妇联组织区域化建设改革创新推进会,还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和地方以及区内其他盟市、旗县妇联到土右旗通过举办培训、观摩考察的方式学习借鉴改革经验做法,据不完全统计已累计达800多人次。

  新巴尔虎右旗:

  到处都有

  妇女的“家”

  新巴尔虎右旗结合边境线长、地域广、居住分散、妇女流动性大的实际,加强妇联组织阵地建设,突出“北疆妇女代表之家”“北疆妇女之家”“北疆流动妇女之家”功能和作用发挥,使“妇女之家”真正成为了党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深受广大妇女信赖和热爱的温暖之家。

  新巴尔虎右旗妇联将工作重心下移,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建立了“北疆妇女之家”69个,“北疆流动妇女之家”20个,并以女党员户、妇女代表户为载体,建立了“北疆妇女代表之家”30个,使基层妇女群众和边疆流动妇女随时随地找到“家”。

  在广泛建“家”的基础上,新巴尔虎右旗妇联将工作资源和工作力量下沉,在“北疆妇女之家”,建立“北疆流动妇女+妇女组织+N巾帼志愿者”的妇女组织模式,突出强化联系服务妇女群众功能;在“北疆流动妇女之家”,通过随时随地开展的各项活动,及时紧密地联系妇女群众,更好地维护流动妇女权益、保障流动妇女利益、心贴心为妇女群众办实事;在“北疆妇女代表之家”,注重激励和发挥基层女性带头人作用,实现了妇女代表联系服务妇女群众有名分、有地位、有阵地,拓展了妇女代表的话语权、议事权和办事权,最大化延伸了妇联组织的工作触角。

  (本版文/图均由自治区妇联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2版:要闻
   第2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3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4版:要闻
   第4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刊
   第5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6版:特刊
   第6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7版:特刊
   第7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8版:特刊
   第8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特刊
着眼基层组织建设创新突破 推动全区妇联改革确有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