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6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理念 新引领 新希望

和林格尔新区:建在“云端”的城

金盛路跨大黑河单塔斜拉桥效果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数聚小镇效果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教育小镇——内蒙古艺术学院效果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金融小镇效果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范围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核心区单元划分规划图(阶段性成果)
  □刘浩

  依托独特的区位条件、巨大的开放潜力、良好的产业基础和生态环境,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承担改革任务,着力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改革创新重要平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引领区、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到2020年,建设成为引领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加快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到2030年,基本建成绿色智慧集约的现代化城区。

  2014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蒙古的前进方向和工作重点;

  2016年11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呼和浩特市调研时强调,呼和浩特要大胆谋划、科学规划国家级新区建设;

  2016年11月22日,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积极争取在呼和浩特建设国家级新区;

  2016年12月9日,自治区党委召开常委会会议,研究并通过了争取在呼和浩特建设国家级新区的《总体方案》;

  2016年12月22日,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关于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的决定》;

  2017年1月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上强调,要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规划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

  2017年1月14日,自治区党委书记李纪恒在参加自治区十二届人大六次会议呼和浩特市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借全区、全国之力,建好内蒙古和林格尔国家级新区;

  2017年1月19日,自治区党委宣布了关于和林格尔新区的人事任职决定;

  2017年2月24日上午,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正式挂牌成立;

  ……

  高瞻远瞩 发挥优势

  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以下简称新区)是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望相助”“登高望远,规划事业和谋求发展要跳出当地、跳出自然条件限制、跳出内蒙古,有宽广的世界眼光,有大局意识”“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要求,准确把握历史机遇,更好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内蒙古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新区规划建设面积496平方公里,涉及呼和浩特市新城区、赛罕区、土左旗、和林格尔县、托克托县、清水河县6个旗县区,包括11个镇、3个街道。2016年底常住人口49万人,地区生产总值510亿元,工业生产总值1202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1亿元。

  (一)区位优势独特。内蒙古毗邻京津冀,是环渤海地区重要腹地。和林格尔新区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南部,南临黄河,北拥草原,属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核心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新区北翼白塔机场旅客年吞吐量突破800万人次,规划建设的呼和浩特新机场位于新区核心区,是国内重要干线机场、首都机场主备降场和一类航空口岸。京包、集包第二复线、呼准、呼准鄂等铁路和在建的呼张高铁途径新区,京藏、京新、呼朔等高速公路纵贯新区,初步构建起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

  (二)产业基础扎实。新区拥有盛乐、沙尔沁、金桥、托清等工业集中(聚)区,形成了绿色食品、电力能源、光伏材料、大数据、云计算等优势产业集群,其中乳业、单晶硅、大数据等行业在全国已经具有重要影响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日益发展壮大,2016年,获批全国大数据基础设施统筹发展类综合试验区。供电、供水、油气、通讯、信息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支撑条件良好,带动作用明显。

  (三)创新资源丰富。新区集聚了内蒙古师范大学等一批高校和科研院所,有各类研发机构298家、国家重点实验室8个、科技创新载体40个,是西部地区重要的技术创新中心。新区拥有众创空间试点基地16家,其中国家级7家;有企业孵化器10家,其中国家级2家,入孵企业达到400余家,从业人员5000余人;有13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其中22家为上市企业;有院士工作站9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5家,吸引一大批优秀人才,创新创业环境持续优化。

  (四)开放潜力较大。中蒙俄三国发展战略高度契合,随着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入推进,以及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正式签署,新时期,我国向北开放的前景广阔,中蒙俄合作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内蒙古北接俄蒙,是我国向北开放最前沿,对俄蒙贸易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达47.7%,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突出重要地位。新区与蒙俄相关地区存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深化合作潜力较大,随着新技术影响下,国际贸易合作方式和范围不断拓展,有望成为支撑内蒙古扩大向北开放的中坚力量。

  (五)生态环境良好。新区处于阴山南麓、蛮汉山西侧,森林覆盖率达36%,草原综合植被覆盖率达53%,什拉乌素河、宝贝河等横穿腹地,土地和水资源丰富,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条件良好。新区规划区域地处全国主功能区规划明确的重点开发区,现有开发强度低,发展空间充裕,煤、气、电、高岭土等能源矿产资源富集,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具备高起点、高标准开发建设的基础条件。

  坚持示范引领

  精准把握新定位

  新区建设发展坚持“四先四后”,即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生产后生活的原则,突出“六新”即新定位、新蓝图、新环境、新产业、新平台、新高地,着力构筑“三大体系”,即市场化科学化的运行管理体系、生态化高端化的产城规划体系、国际化专业化的政策服务体系,全力打好“五大攻坚战”,即打好土地收储、基础设施建设、功能性生态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和开放引资等5项工作任务。

  一是要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增量崛起”与“存量变革”并举,依托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新模式,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实体经济聚力发力,引领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加强与蒙东盟市联动,打造民族地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新样板。

  二是要打造改革创新的重要平台。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突出改革引领,着力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高效、透明、规范的新区管理服务新架构,提升政府服务效能,率先推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创新。深入落实创新驱动战略,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创新引领发展新格局。

  三是要打造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引领区。主动对接融入“一带一路”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因地制宜复制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熟经验,创新全方位对外开放体制机制,不断深化产业、贸易、科技、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探索构建内陆和沿边城市一体联动的开放型经济新模式,带动内蒙古建设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四是要打造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城融合、集约节约,高起点、高标准谋划推进新区建设,统筹各功能区发展定位,科学安排开发规模与建设时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探索提升社会治理与民生保障水平,构建宜居宜业的绿色循环低碳智慧城区。

  总之,凭借国际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眼光、战略性的思维、高水准高质量的规划,未来的和林格尔新区,必将是内蒙古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样板、绿色环保低碳循环发展的示范区、机制体制创新的实验田、全面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全力营造

  “一核两翼”发展新格局

  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规划引领、科学布局、集约节约、有序发展的原则,紧紧围绕新区建设目标与战略定位,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现实基础和发展潜力,按照功能分区定位清晰、有机统一、绿色协调的“一核两翼”发展新格局,着力打造“蓝绿交织、山水相宜、疏朗大气、产城结合”的草原新城。

  中部核心区。中部核心区由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片区)、临空经济区组成,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优势主导产业,集聚人口与城市功能,与呼和浩特主城区构成首府城市双核。盛乐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核心起步区,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现代金融、健康养老、生态环保、教育科研、文化旅游、商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打造“中国云谷”、区域总部基地和金融服务中心;内蒙古和林格尔经济开发区在做强做优现有产业基础上,重点发展绿色食品和生态产业,打造“中国乳都”核心区;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沙尔沁片区),着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高端设备制造业,重点打造国家重要光伏产业基地;临空经济区,重点发展航空物流、通用航空制造等相关产业,打造通用航空产业集聚区。

  南北“两翼”。北翼包括金桥开发区、白塔片区及沙良物流园区。金桥开发区,重点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有序推进重化工企业搬迁改造,实现由工业区向城市功能区和服务业集聚区转型。白塔片区及沙良物流园区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双创”服务平台,打造主城区向东发展的拓展区和人口集聚区。南翼主要在内蒙古托——清经济开发区。重点发展循环经济、高端环保建材、生物制药等产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示范基地。

  坚持“七网”同建

  着力构筑新环境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要求,新区首先要编制好支撑新区“七网”同建的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生态园林、海绵城市、水资源、市政网等13个城建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规划实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突出交通建设,计划投资1160亿元,建设460条内外主次干道,改造提升金盛快速路,新建连接新机场、呼和浩特周边旗县、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的高速路和轨道交通以及新机场到核心区的景观大道。

  按照“先地下后地上”要求,高标准建设核心区的地下综合管廊和水、电、气、主次干道等市政基础设施。实施新机场前端枢纽和河道治理工程。加强生态治理,计划总投资130多亿元,用地面积103平方公里,实施“两河一廊道”综合治理工程。计划投资400亿元,高水平建设金融小镇、数聚小镇、教育小镇、康复示范产业园、环保产业园、绿色食品产业园等6个创新创业平台,年内开工建设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幼儿园、第一小学、第一中学、三甲医院等生活性服务设施项目。

  坚持“七业”同兴

  大力集聚新产业

  紧扣发展定位,紧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紧盯高端、高质、高新、高效方向,紧紧围绕“七业”同兴发展战略,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将以新经济为新导向,以新技术为新动能,重点发展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大健康、休闲旅游等健康休闲产业,发展壮大绿色食品、生态修复等绿色生态产业和现代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按照构建形态更高级、结构更优化、协作更紧密、布局更合理的“1+N”现代产业体系目标要求,高水平、高标准编制产业发展规划和9大主导产业规划。重点进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工作,规划储备一批能够填补内蒙古自治区高端产业空白的重点项目,锁定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靶向对接,深度合作,通过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助推新区建设实现“七业”同兴,从而推动全区经济建设大跨越。

  锐意改革创新

  打造开放新高地

  拿出锐意改革、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的勇气,深入研究、大胆探索行政审批、土地开发、招商引资、投融资管理、负面清单、PPP模式实施等创新举措。加快建立精简高效、责权一致、建管一体、执行有力的新区管理机制,着力打造新区智库、院士工作站、博士工作站、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为新区建设输送不竭动力。

  积极筹备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招商引资洽谈会。加快申报建设内陆港口岸、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加快推进与先进地区的合作,在建设国家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无水港、金融租赁等方面实现突破,将新区打造成自治区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夯实基础 精彩开局

  号角已吹,战鼓已擂。

  按照自治区“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的要求,2017年,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拿出勇立潮头的豪气、勇往直前的锐气、勇攀高峰的志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守望相助”“三个跳出”“四个着力”的指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李纪恒书记在揭牌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新区开发建设的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类规划编制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土地收储进展顺利。

  目前,总投资66.26亿元的快速交通、机场枢纽、生态绿地、河道治理、地下综合管廊等10个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已经启动实施,总投资1000亿元的E级超级计算机、生物检测、稀土永磁电机、大数据云计算等48个高精尖产业项目已和国际国内顶级领先企业接洽对接,总投资144亿元的数聚、金融、教育等3个特色产业小镇开工建设,圆满完成了新区“一年起步”的目标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

  战略定位

  打造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先行区、改革创新重要平台、我国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建设引领区、绿色生态宜居示范区。

  规划先行

  坚持以国际化视野、现代化眼光、战略性思维,高水准、高质量编制产城规划,着力构建“蓝绿交织、山水相宜、疏朗大气、产城融合”的草原新城,实现“多规合一”,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

  “七网”同建

  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先生态后业态、先生产后生活”,加快构建铁路网、公路网、航空网、市政网、水利网、能源网、信息通信网七大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总投资2300亿元。

  “七业”同兴

  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要求,和林格尔新区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大数据云计算、生物科技、蒙中医药等产业,发挥好对全区经济转型升级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目标愿景

  一年起步、三年成型、五年上水平、十年大跨越,建成自治区体制机制创新高地、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到2020年,建设成为引领呼和浩特市和内蒙古加快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到2030年,基本建成绿色智慧集约的现代化城区。

  (本版图片由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新理念 新引领 新希望~~~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10版:特刊
   第11版:特刊
   第12版:特刊
   第1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1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2版:要闻
   第2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3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4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5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6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7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8版:70周年珍藏版
   第29版:70周年珍藏版
   第03版:特别报道
   第30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1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2版:70周年珍藏版
   第3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3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4版:要闻
   第4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4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5版:特刊
   第5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5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6版:特刊
   第6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7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6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7版:特刊
   第70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5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6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8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79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8版:特刊
   第81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2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3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84版: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
   第09版:特刊
和林格尔新区:建在“云端”的城